皇宫内。
王德化行动很快,很快诸臣就召集进宫了。
朱梓豪端坐在皇位上,几位阁老依次坐在下首。
为首的自然是内阁首辅周延儒。
除了他,内阁次辅吴甡,还有阁老张至发,贺逢圣都在下首,以及太子太傅范复粹,礼部尚书姜逢元,礼部的侍郎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增志等。
这些官员要么是崇祯朝的重臣,要么是太子朱慈烺的伴读,洗马,太子的启蒙老师。
“皇上,不可北狩啊!”
周延儒满头白发,一副为国为民的模样,痛心疾首。
朱梓豪冷笑一声,没有开口。
原时空,在一两年后,因为建奴叩关,周延儒自请为督师,前去驱逐建奴,结果延误军机,还谎报军情,崇祯被瞒在骨子里还准备封他帝师,后来被锦衣卫指挥骆养性告发。
当然,骆养性告发周延儒,也是党争。
其他几个阁臣,要么是楚党,要么是齐党,要么是浙党。
他们都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
比如说太子太傅范复粹,以他为首的太子老师党,虽说他们也反对朱梓豪北狩,而且言辞切切,说的好像朱梓豪去北狩他们就要上吊自杀似的,实际上他们是在以退为进。
帝王北狩,太子监国,不可避免的就要带走一批大臣,再提拔一批大臣,当年堡宗朱祁镇就是这么干的。
而周延儒这类重臣,朱梓豪多半会带走。
那么范复粹,姜逢元这些太子老师就能得利了。
“朕意已决,你不用再说了。”
出乎周延儒的意料,这次的崇祯一点也不优柔寡断而且多疑,反而是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语。
“朕召集你们前来,是为了定下顾命大臣,还有就是要带一些人前去辽东随驾,周延儒,你有何良策?”
朱梓豪说道。
周延儒是个老狐狸,而且擅长和稀泥。
他深谙为官之道,两头打圆,闻言眸子闪烁,犹豫道:“这……”
说着他看向了内阁次辅吴甡和其他几位阁老。
内阁大臣张至发说道:“陛下,既然决议北狩,又立太子为储君监国,是否先下诏书?”
张至发乃是山东人,曾经继温体仁之后担任内阁首辅,处理政务也是把好手,但是身体不行,而且他这个人也和周延儒一样,善于和稀泥,可以守成不能开拓,此刻出来说话,是谋国老成之言。
他是崇祯倚重的老臣,而且平素官声不错。
朱梓豪点点头道:“说的是,这就拟旨。”
当即立下诏书,由内阁议定,加盖印玺。
对于立朱慈烺为储君,内阁还有六部给事中没有一点屁话,毕竟早立国本本就是国之大事,朱慈烺早就是太子了,再加封储君,无非是为他的皇位加上一个保险,立下一个章程,重点在让太子“监国”这事儿上。
而这其实也是在变相的透露出内阁的意思,崇祯皇帝你真是瞎几把搞,既然你想去北狩,快点去吧。
先前的崇祯帝,刻薄寡恩,多疑自负,内阁的首辅十几年走马观花似的换。
如果崇祯北狩陷落在辽东,他们这些人刚好辅助太子朱慈烺登基,朱慈烺年幼,主少臣壮,这是每个大臣都喜欢的事情,谁不想做张居正呢。
诏书加盖之后,朱梓豪就感觉到脑海中传来系统提示音。
【叮,宿主立下储君的行为使得大明群臣振奋,成功为大明延续国运1000点!】
【宿主已获得临时额度:10000两白银!(可随时提现)】
【是否提现?】
看到脑海中的蓝色系统提示,朱梓豪心中冷笑,这帮文官,早就盼着崇祯下台了吧,不过想想也是挺可悲,崇祯在位那么多年,原时空落得个吊死煤山的下场,文官一个心腹都没有,虽说也有自缢殉国的大臣,但是那些大臣很多殉的是大明这个国家,并非是崇祯这个皇帝。
还好,我不是崇祯!
大明神豪系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