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点点头,叮嘱道:“保护好朱温,有人想要他的命。”
孔纬道:“臣知道都有谁想要他的命,请圣上放心。”
“朕最后补充一句,盖寓此人,多智近妖,李克用对其言听计从,所以河东方面,包括李克用在内的其他人,你都不用在意,如果你能跟盖寓达成一致,那么中原之事可定矣。”
孔纬点头,飞快离去。
皇帝哪里都好,就是太啰嗦。
说起事来,真是比那些腐儒还能纠缠。
我们都承认,圣上的确见多识广,天上地下人间都知道,时不时还会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奇怪行为,在见识这一方面,我们的确比不得你,但我们不是脑子有问题啊。
“喂!朕还没说完啊”
其实也不怪李晔多嘴,因为事情是真有些难办。
朝廷下诏接受宣武请降的第三天,李克用就上章抗辩,指出这是孔纬、王抟、张浚三位宰相的奸计,想要借助藩镇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势,朱温则是在效彷勾践,他肯定在暗中图谋东山再起,因此李克用极力主张杀一儆百,就算宣武请降了,那也得让朱温狗贼去死!
如果陛下坚持赦免朱温,那么陛下早上给朱温封官,臣晚上就来洛阳看看。
威胁之意非常明显,丝毫不顾忌李存勖和李廷衣在李晔手里。
不但李克用激烈反对,就连已经给李晔生了儿子的李廷衣都反应强烈。
直接抱着一岁多的晋王李师找到李晔,直言道:“陛下意欲何为?朱温志在天下,上源驿一战险些害死家父,开战以来,杀伤朝廷数万将士,罪行累累,陛下何意纵容不诛?”
天下人都知道朱温该杀,你却留着不杀,你这是在针对谁?
在河东方面看来,谁袒护朱温,谁就是要跟河东为敌!
要知道,历史上的李克用,就因为想干掉朱温,接连给僖宗上了九道奏章,请求诏令各道兵马会讨朱温,僖宗一概不许,气得李克用牙痒痒,间接引发了光启元年的犯阙大乱。
众所周知,朱玫在沙苑战败之后降了李克用。
田令孜无奈,带着僖宗出奔凤翔,这时候王重荣和李克用都没有再前进,带兵追杀僖宗的人是朱玫,途中抓住了没跟上队伍的襄王李煴,于是朱玫和李昌符将襄王拥立为帝。
这个时候有两个问题,朱玫和李昌符发兵追杀僖宗,是他们两个的本意吗?还是有人在幕后指使?朱玫和李昌符拥立襄王李煴,是他们两个的本意,还是有人幕后指使?
如果暂时不能判断,那么再看李克用和王重荣当时的反应。
李克用退兵河中,注意,是河中,他没回太原,那他在等什么?
王重荣则奏请诛杀田令孜,否则决不奉诏。
在此期间,僖宗诏令李克用勤王,李克用表面答应,实际上并没有出兵。
而且,他答应的原因,是因为朝廷派出的使者是刘崇望,李克用是刘崇望的粉丝,刘崇望见面之后则表明这是杨复恭的意思,而杨复恭的已故兄弟杨复光跟王重荣情同生死,当时的杨复恭毫无权势,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杨复恭甚至在蓝田装病,就为了保住一条命。
说服王重荣反正的人也是刘崇望,二人具体谈了什么不知道。
由此可见,李克用对于谁当皇帝并无所谓。
真要是逼急了,他不是没胆子再带兵逼宫一次,像当初指使朱玫那样抓一个亲王重新拥立一个皇帝的事情,也难保李克用不会故技重施,而这也是李晔留下朱温的原因所在。
朱温还活着就这么大胆,朱温死了还得了?
总而言之,李克用这个人非常复杂,不能用常理度之。
忠的时候比谁都忠,贼的时候比谁都贼。
面对夫人李廷衣的质问,李晔反问道:“汝父克用意欲何为?”
李廷衣当时就火了,道:“家父为国家出生入死,你还要这么猜忌他?”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