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喝着茶,烤着炭火,细细听闻起来。
“在座诸位可知朝廷新设的武学是什么?某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一个大胖子正在唾沫横飞的向周围人吹嘘见识,茶客们也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知道吧?”
见听者议论纷纷又不发表高见,大胖子得意道:“得了,告诉诸位罢,那是今上新立的国学,就好比那国子监下辖的太学、太学、四门学,但这武学却是专门教军头的!”…
一人道:“武夫目不识丁,让他们上学根本是对牛弹琴,武人不可靠,让文人去带兵打仗不就行了,做这等卖力不讨好的事,得花朝廷多少钱呐!”
“你不懂啊……”
大胖子白了那人一眼,又继续朝听者道:“陛下之前在宫里说,本朝历次叛乱都有大量军头牵涉参与,兵马本是朝廷兵马,现在却沦为宦人和节帅的私军,朝廷钱粮供养的兵马却不忠于朝廷,朝廷任命的军头却不忠于朝廷,陛下这才高瞻远瞩设立了武学。”
又一人问道:“这武学教谁?又要教什么?圣人经义还是历代兵法,还是二者并重?”
大胖子想了想,解惑道:“据说神策军的军官要尽数入武学读书,教的内容大抵是排兵布阵、君臣大义、圣人经书之类的罢,据说学不好的人就不能再任职。”
二楼一名年轻郎君点点头道:“这事我也听说了,按这个势头下去,以后不是武学出身的人就不能带兵打仗,不过事非朝夕之功,如今又不太平,少说也得十年罢,况且各镇节帅一向不听调遣,乐于组建衙军,又多募后院子弟,朝廷教出来的军头也没地方上任。”
这话一出,茶肆里顿时沉闷起来。
就现在这情况,朝廷教出来的军头去哪上任?
坐在李晔对面的一个郎君本来也只是听,并不发表意见,不知何故,见茶肆安静后,便朝之前说话那人投去目光,接话道:“兄台缪也,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话音落地,茶肆哄堂大笑,一下子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小郎君面色寸寸涨红,争辩道:“既然如此,愿闻足下高见!”
茶肆的人齐齐看向反驳那人,李晔也朝对面这郎君投去目光,但见此人腰白玉之环,左佩长剑,右备容臭,相貌英武,一名中年男子恭敬立于身后。
被几十双眼睛看着,此人也不慌张,喝了一口热茶后,才淡淡道:“朝廷取仕不公,科举形同虚设,以致举国腐败,才子报国无门,贪官墨吏横行无忌,就是当朝宰相,也鲜有不收人事的,韦相公不就是因为受了汴州朱全忠的贿赂才罢相的?”
“科举成败,在于人事、名望、门第,三者不具,任你满腹才华也无用,才子报国无门,当然要另寻出路,今天下方镇使君,可有谁不曾开辟幕府以招贤纳士?”
“别说只是方镇大帅,就是朝廷派出的监军使都有幕府,这些幕僚佐官跑去投效方镇,为主公出谋划策,甚至执掌一州军政,这是在跟谁为敌?这是在跟朝廷和天子为敌。”
边上一人嗤笑道:“自作孽不可活!人家没了出路,还不能找个地方混饭吃啊?没学着黄贼造反,庙堂的大人们就该回家烧高香喽。”
听到这,茶肆众客很是感慨,有人叹气道:“黄贼家境富足,又善于剑术,马术箭法也好,小时候好很有诗才,五岁就能对诗,结果呢?数次应试进士科,皆落榜……”…
黄巢几度不中,满怀愤恨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后便离开了长安,几年后,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在曹州传起,黄巢携黄存、黄揆、黄邺等八人起兵响应王仙芝,百姓亦是争先恐后的投奔起义军,数月之间,从众至数万,敲响了唐王朝灭亡的丧钟。
这样的烂唐,早该完了。
那郎君又道:“可话又说回来了,据说陛下要亲领武学祭酒,如此一来,陛下据大义名分,入读武学的军头就是天子门生,求职都是求荣华荣华富贵,入读武学还能得个天子门生的名号光耀门楣,何乐而不为?”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