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她二十一岁不但没嫁人,时常还带着一群人在外面抛头露,确实是有些不守妇道,拿到后世来说,就像是混社会的超姐。
李晔安慰道:“只要节名贞青,无须在意别人怎么看,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道心不安,可更为贫道思之。”
“先生说得好!”
裴贞一露出可人笑容,深感认同道:“我就不觉得男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女子就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人能做的事,女人就做不得?这是何道理!””
李晔点头,附和道:“当然能做,不过男人有一件事是女人做不成的。”
“什么事?”
“那种事。”
裴贞一闻言,瞬间羞得满脸通红,李晔得道高人的形象也跟着崩塌。
“天色不早了,我要回家去了,先生再见!”
裴贞一夺路而逃,李晔追上去,大声问道:“裴贞一,你还来吗?”
“也许明天就来,也许永远都不来……”
“边城?”
大抵是了,那个人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再也不回来。
裴贞一,这一世,朕一定护你周全,紫微宫的惨祸,朕不许它重演。
“陛下……”
高克礼带着五个太监走了出来,见李晔一脸失神,都有些不知所措。
“回去了。”
李晔意兴阑珊,带人返回含元殿。
刚回到殿中坐下,舍人就凑上来道:“陛下,杜相公与刘相公中午来过,得知陛下不在就回去了……恭请陛下定夺。”
李晔问道:“杜相公有没有说是什么事?”
舍人对道:“李茂贞有异动,王行瑜已增兵凤翔,看来是想对山南动手。”…
李晔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李茂贞要打山南本就在李晔预料之中,就算现在接到凤翔进兵兴元的军报,李晔也不吃惊,只是指示道:“谕令诸衙,照原定计划行事。”
除了山南的战事,李晔当务之急是要将朝廷决策层的空缺补上,随着韦昭度的致仕和郑从傥的病逝,加上李晔没有选拔新的宰相,现在履职的宰相只有四人。
其中杜让能掌度支、盐铁、户部三司,代管工部事,崔胤领导吏部和九寺,刘崇望掌兵部和金吾卫,张浚分管国子监、礼部、翰林院、钦天监,崔胤和张浚还分领神策军
如此局面,四人可谓是分身乏术。
遍数朝中诸臣,有资历和能力担任宰相的有工部尚书崔昭纬、刑部尚书李溪、御史台最高长官御史中丞裴枢,翰林院最高长官翰林学士柳璨。
历史上,这四人在昭宗后期都出任过宰相,各有所长。
裴枢出自河东裴氏名门,为人刚正不阿,尚严刑峻法,主张乱世用重典。
先前在秘书省和弘文馆当值,从僖宗幸蜀后,被领导御史中丞李焕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及至李晔即位,在杜让能的推举下,又升任御史台最高长官。
历史上的裴枢可没有这么幸运,天佑二年殒命白马驿,时年六十五,因常以清流自居,策划这场血案的李振嘲讽道:“”此辈自谓清流,宜投诸黄河,永为浊流!
按理来说,裴枢是可以重用的,但李晔现在的总体战略在向盐铁、户部、度支三司负责的钱粮人口和兵部、禁军等武备方面倾斜。
乱世用重典没错,但长安小朝廷现在经不起折腾,贪赃枉法没关系,能替李晔办事就好,整肃吏治和抑制权贵及土地兼并,至少也得等到关中尽归朝廷之手。
既然如此,裴枢这个外儒内法的酷吏就可以排除了。
至于李溪,很有文才,历史上的昭宗因为好文攻儒的缘故,对李溪非常恩宠。
但根据李晔这段时间的观察,李溪治国理政的本事差杜让能差太多了,也不如崔胤狡猾多谋,亦没有刘崇望长袖善舞的本事,为刑部尚书可,参赞军国大事不可。
文学家李晔不要,让他去去审案子管理司法工作就够了。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