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到底是皇子出身,对民间制造的了解不如他爹,问道:”这是怎么一说。“
朱元璋笑道:”还不懂吗?播州什么都没有,就是水好,他要把酒坊搬到播州去。“
朱标心里一松,是罗,他就不是口是心非之人,”这不正好吗!朝廷用度正紧,酒坊与户部是对半收成的关系。“
朱元璋:”我心里不解呀,你说他一公府之子,当朝驸马,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只要没有政治图谋,朱标什么都会为傅忠考虑,”还是他的老主意,他要做陶朱、猗顿旧事。不过,就算成了本朝沈万三(明初首富,后被朱元璋所杀),也不会影响到朝局的,这点请父皇留意。“
朱元璋:”这我能不知道吗,历史上就没有大商人造反的,比书生还让人放心。我就是不理解,他要这么多钱做什么。更可气的是,他给你娘和寿宁(朱珣已被正式封为寿宁公主)送了多少好东西,有我们父子半点份吗。他是你娘举荐的不错,我不同意,他能做官吗?“
朱标一笑,”父皇还吃母后的醋,他自己家里也只有傅老太太和他妹妹的份,没颖国公与傅让(傅忠的弟弟)什么事。”
朱元璋:“我看他就是个吃软饭的人。”
朱标心里偷笑,你不也是个怕老婆的人吗。
朱元璋:“不行,开年就要对辽东用兵,虽然准备齐全,粮饷还怕多吗?你下谕旨,让他准备点。”
朱标:“那怎么开得了口,父皇原来就许过他,三年不管他的事。再说,户部收了他这么多的钱,那个州郡有他缴的税多。”
朱元璋讪讪说道:“我这是为他好,小孩子手里有这么多的钱,哪个家长能放心。”
这就有点不要脸了,傅忠是小孩子吗?
朱标:“眼下榆林大兴土木,正是用钱的时候,我们釜底抽薪,恐怕会打断他的进程。“
朱元璋:”就一边塞之地,用的着花这么大的功夫吗?一有战事,就会打得稀巴烂。听黄子澄奏报,他的规模够三十万人居住,谁会到那鬼不生蛋的地方去。你的谕旨可以委婉一点,就说朝廷知道了他的政绩,让榆林城的建设停下来,这不就有借口了吗!“
朱标:“还是在京城与我闲谈的时候,他就有拓边的打算,眼光已经看向了中东。”
朱元璋:“中东是哪里?”
朱标:“具体位置我也不清楚,据说有万里之遥,那里盛产一种什么油,对国计民生有莫大的好处。这样一来,榆林还是边塞吗?”
朱元璋一晒,“真是个好大喜功之人,这么这本事,怎不把羌人灭了,还用那以人命对付奔马的笨法子。我们大明的疆域够大的了,明年打下辽东,接着合围蒙古大漠,就已经远迈三皇五帝了。”
朱标:“朝廷不准他招收骑兵,羌人大祭师攻他于必救,他不这么做行吗?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正是我们汉人稀缺之物。您以为他会让羌人酣睡在狮嘴山吗?等他腾出手来,就是犁庭扫穴之时。”
万里之遥,犁庭扫穴,听起来就激动人心,朱元璋摸摸自己的鬓发,叹息说道:“那是你们那一辈的事了,我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离古稀不远了,只要收回大漠,留给你一个巨大统一的江山,我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
听到父亲说出这样哀伤的话,朱标心里不忍,“何不让母后出面说说。”
朱元璋太了解马凤英了,“这话她是不肯说的,莫如叫寿宁去说。”
朱标提醒道:“九妹还未出嫁呢,这话她如何说得出口。我们何不艰苦一点,我就不信,没有傅忠的赞助,我们打不下辽东。”
朱元璋:“战争不是儿戏,多算胜,少数不胜。有困难,我们当然要克服。有条件,我们自然也要利用。你不知道这小子搂了多少钱,据锦衣卫报告,光是京城一带,几个月的功夫,他就攒了不下一百万两银子,其他省份呢?这样吧,我让他爹担任辽东战事的主帅,不怕他不出力。”
朱标:“这不好吧,临阵换帅,于军不利,叫宋国公(冯胜)情何以堪。”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