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仝家中自着人去上州里使钱透了,却解朱仝到济州来。济州知府李纲当厅审录明白,勃然大怒,将朱仝发回郓城县重审。同时命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全力调查州府是否有人收受贿赂,何涛不愧其神捕的名号,短短的三天只能便把此次朱仝家人来州府行贿的流程查了个清清楚楚。王伦大喜,当即命李纲彻底清查,李纲本就对大宋目前官场的腐败现象看不顺眼了,王伦的密令正中他的下怀,不过他是个能臣,但却对如何整肃官场没有经验,而何涛只能清查违法犯罪之事,对济州官场之上的蝇营狗苟却半懂不懂无能为力。最终上报王伦,只揪出来六名受贿行为确凿的府衙吏员。
王伦早就打算整肃济州官场,有此机会岂能放过?看了李纲的汇报,对仅仅抓出几个在此案中受贿的吏员深感不满,他知道李纲是君子,不懂这里面的道道,当即派黄文炳来济州任做孔目,大刀阔斧的清查公门中的败类。黄文炳也没辜负其黄蜂刺的美名,下手端的狠辣异常,再加上到济州后得了王伦传授给他的《罗织经》,刻苦攻读之下修为大进。他牢记着王伦“学以致用”的谆谆教导,当即活学活用,拔出萝卜带出泥,将济州府内的吏员几乎一网打尽,如果不是李纲顾及其他府县的态度,汇报王伦紧急叫停,鬼知道他还要株连多少人才肯罢休。经此一战,黄文炳声名鹊起,黄蜂尾后针的恶名席卷济州四县,当真可止小儿夜啼。
对济州府吏员几乎被一网打尽,王伦和李纲都不大在意,现在东篱大学有足够多的人才可以填补这些空缺,短短的几日之内,济州府的气氛为之一变,再不复之前的模样。
郓城知县没想到自己的推诿造成了如此大的后果,看着李纲措辞严厉的回文,知县汗如雨下,只好重新提审朱仝。其实此案本来没什么难审之处,不过是之前知县有意维护,现在知县得了州府严令,不敢徇私,最后判朱仝断了二十脊杖,刺配沧州牢城。朱仝只得带上行枷,两个防送公人领了文案,押送朱仝上路。
朱仝虽然被发配了,但是王伦对这个郓城知县极其不满,让李纲以“徇私枉法”的罪名上报朝廷,将这知县夺职罢免,让陆德夫补了郓城知县。
朱仝本以为自己人缘好,可能最后就是个丢了职事再打一顿脊杖,没想到居然会被面上刺字发配他乡。一路上也是心有酸楚,好在到了沧州后,那沧州知府见见朱仝一表非俗,便将朱仝只留在本府听候使唤。朱仝这人八面玲珑,那沧州府里押番、虞候、门子、承局、节级、牢子,都送了些人情,又见朱仝和气,因此上都欢喜他。
不过沧州知府也不是废物,虽然喜欢朱仝,但是怕朱仝难以成为心腹,于是问过他两次为何私放雷横,想看看自己如此抬举朱仝,朱仝是否会对自己交心,但朱仝一口咬定不是自己私放而是被雷横逃脱,如此这般问了两次,知府也就收了将朱仝引为心腹的心思。
这知府有个小衙内,方年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知府爱惜如金似玉。偶然见见到朱仝,非常喜欢,非要朱仝抱他,朱仝又会说话,逗得小衙内只要他抱,知府本因为朱仝不肯交心不想让他带儿子,但是见儿子又哭又闹,也就由他,命朱仝日后只要好好看护小衙内即可。朱仝得了这份美差自然也是高兴不已。
时过半月之后,便是七月十五日盂兰盆大斋之日。年例各处点放河灯,修设好事。当日天晚,朱仝奉命带小衙内去地藏庙看河灯。
在观灯之时,忽然碰上了雷横,朱仝是个精细人,当即明白雷横所来目的。心下不住的盘算:“雷横此来必然是拉我前去入伙,我实是不想去落草。可是如果拒了他们,谁知道日后他们是否还会来邀?我也听说了二龙山惯于以毁家破门的方式拉人入伙,如果我拒了,不知道郓城的家眷如何。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只有千日做贼,断无千日防贼’的道理,这可如何是好?”朱仝忽然瞥见了一旁的小衙内,心中顿时有了定计,“不错,便将这小衙内置身于此,如果我拒了雷横回来小衙内还在,就说明二龙山不会强行拉我,如果小衙内被他们坏了,也不过就是上山一途,还能以此抬高身价。”朱仝心有定计,连忙让小衙内在石凳上等候,自己则带着雷横走到远处僻静之所闲谈起来。
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