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好兄弟,一边是顶头上司。
刘备夹在中间也是为难,只好折中调解:“既然你们都觉得各自的主意可行,那为何不分头行事呢?”
孟益率领麾下去攻城,公孙瓒则去攻打丘力居。
然则两人俱是摇头,骑兵与步兵相辅相成,如果分兵作战的话,战斗力将会大幅削减。
在这一点上,两人倒是难得的没有分歧。
“我麾下多为步卒,丘力居全是骑兵,正面对抗根本发挥不出优势。”孟益再次强调,之前攻渔阳时,他就被丘力居冲垮过一次,对乌桓人的骑兵可谓是忌惮颇深。
“你只管协同配合,与乌桓人厮杀就交给我好了!”公孙瓒掷地有声,三千对一万,他根本没在怕的。
早在任职辽东属国长史时,有一次外出巡逻关塞,遇见数百名鲜卑游骑,当时公孙瓒的随行骑兵仅有数十名,双方兵力几乎达到了一比十,公孙瓒却怡然不惧,与随行骑兵说着:“现在不发起冲锋,我们就都得死在这里!”
于是率先手执长槊策马冲入鲜卑人队伍,身后骑兵见状备受鼓舞,也是跟着发起冲锋,一番厮杀过后,终将鲜卑游骑击退,公孙瓒的随行骑兵也因此折损过半。
事后,鲜卑人以此为戒,再不敢轻易越进关塞。
公孙瓒由此名声大显。
二人争执不下,非要刘备表面立场。
感到无奈的刘某人思虑良久,最终选择了站队公孙瓒。
公孙瓒为此拇指一竖,赞了声:好兄弟!
浑然忘记之前叫刘备‘大哥’时的憋屈。
“理由呢?”
孟益微皱眉头,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对刘备的品性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他相信刘备不会只因为公孙瓒的缘故而选择对付丘力居。
刘备说明其中缘由:“近年来,北方胡人屡屡入侵我朝边界,烧杀劫掠之事常有,今天丘力居可以受张纯、张举的蛊惑而入侵,明天也同样可以受其他人的蛊惑而卷土重来,只有把他打疼了,他才不敢再犯。”
说白了,张纯、张举造反,只是汉朝人民的内部矛盾,而丘力居所统帅的乌桓人入侵,则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
“玄德,说得好!”
公孙瓒大加赞赏,在对待胡人的态度上,他一向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孟益也因此不再固执己见,询问起刘备:“那可有破敌之策?”
不等刘备开口,公孙瓒先接过话来:“对抗胡族骑兵我有经验,届时我带头冲阵,你们只管跟在后边助威即可。”
言语间自信满满。
在与北方胡人的战争中,公孙瓒功勋卓著,但也同样败绩不少,然而胡人却格外怕他,因为公孙瓒的作战风格狠厉激进,一不要命,二下手狠。
一些部落的胡人首领被打怕了,为此还特意画了公孙瓒的画像传阅各处,令部下撞见之后,赶紧趋避。
刘备却不赞成公孙瓒的主意,在他看来双方兵力悬殊,正面冲杀即使赢了,也会伤亡巨大。
公孙瓒则不以为然,声音独断:“玄德,你知道为什么到现在你还是个小小的地方县令吗?其实你的能力不再我之下,就是因为你过于仁慈,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何况战争哪有不死人的,只要能赢,死再多的人也是值得!”
这番言论引起了孟益的不满,提高声量加以提醒:“公孙将军,士兵的命也是命。”
公孙瓒对此没有否认,只道:“我没说他们的命不是命,你大可去问问我麾下将士,我可曾有过亏待?然而作为军人,战死沙场是宿命,如果有天我死在了战场上,我也不会有任何埋怨,只怪自己技不如人!”
公孙瓒过于偏执,孟益与其理念不同,便不再与其争辩。
刘备则说出自己的看法:“我倒是以为,可以通过寻找丘力居的营地,然后发动袭击来取得胜利。”
如果奇袭成功的话,将阵亡士卒将大大减少,何况刘备本身还带有“奇袭”技能。
刘备:你甚至不肯喊我一声大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