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畋凝眉思索片刻,回答道:“陛下!李国昌父子骄横莽行,狂妄自大,目无朝廷,手段更是残忍,想我大唐大同防御使段文楚,为官清廉,为民做主,不想却被李克用凌迟处死,下场悲惨,若不尽早铲除李国昌父子,我大唐将永无宁日,所以老臣是绝对赞成陛下讨伐李国昌这对乱臣贼子。”
“如此甚好!那朕心里就有底了。”李儇闻言之后,也是长舒一口气,有了郑畋这个大唐宰相支持,那今后讨伐李国昌父子,也算是有了大臣的支持。
既然见到了郑畋这个大唐名臣风采,并且求教了解决田令孜和寻求了讨伐李国昌父子的意见,李儇也不再多留,和郑畋闲聊了几句之后,便出了郑府,然后去长安各盐商了解行情,忙活了一天,李儇终于回到了皇宫。
到了自己的紫宸殿,见到一个粉色衣裙的少女赫然伫立在偌大的宫殿之中,翘首以盼,身影俏丽的同时,又有几分落寞。
李儇见了,眼中一喜,那少女正是自己的侍女,秋月。虽然秋月身份微寒,但是李儇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妹妹看待,没有半分的轻视。
秋月远远的看到李儇,脸上不由得露出惊喜之色,连忙向李儇跑了过去。
“陛下。”
“秋月,你怎么一个人站在紫宸殿?”李儇见到秋月被寒风吹的有些通红的脸蛋,心里不禁心疼。
“陛下,你出宫一天,我担心你,想出宫寻你,但是又出不了宫,只得在紫宸殿等你回来。”秋月气呼呼的模样,有些懊恼道。
李儇细心的用手理了理秋月额头上凌乱的发丝,心疼道:“傻瓜,朕乃大唐天子,有上天护佑,有什么担心的,天寒地冻的,一个人站在紫宸殿,不会冷吗?真是一个小傻瓜。”
“只要陛下平安归来即可,这点冷算得了什么。”秋月却是不以为然,嫣然一笑道。
李儇感动至极,道:“若是冻着了,谁来照顾朕,而且朕也会心疼的。”
秋月俏脸上浮现一抹红晕之色,道:“陛下乃是万乘之主,将来后宫佳丽如云,少我一个人照顾又有何影响。”
李儇脸色肃然道:“但是天底下真心对朕好的女子,却只有秋月你一个啊。”
秋月对李儇这回答很是满意,拉着李儇的手,往紫宸殿走去。
边走边说道:“陛下,你有口福了,我给你准备了许多好吃的饭菜,就等你回来吃了。”
哦!?李儇高兴道:“那如此,朕要好好品尝一番。”
“嗯。”秋月朝李儇一笑道。
。。。。。。。。
秋月的厨艺是越来越精湛了,李儇赞不绝口。
此刻李儇想起了今日去长安街道了解盐价市场行情,如今的盐价,变成了三百文钱高价。
说起盐,在唐朝初期,国家是允许民间自发开采和经营盐业的,国家也不收取盐税。
这样的政策非常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均田制弊端出现,而且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天下户口逃亡过半,以租庸调为主体的税收开始受到影响,致使唐朝国家收入大为减少。
于是唐玄宗开始开辟新的税源,如地税、户税以及盐税。到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朝政府开始征收盐税,每斗10文。
安史之乱结束后,遭到八年战争之苦的大唐,元气大伤,荣耀不在,北方经济也遭到严重破坏,逃亡人口大量增加,加上藩镇割据,不上交赋税,唐朝政府更是陷入了财政危机之中。这时候,唐朝又开始在税收上做文章了。首先,唐朝大幅度提高了地税和户税,到唐德宗时期推行“两税法”,这些都是唐朝的无奈之举。另外一大税源就是盐业了。
唐朝推行榷盐制度,将销售权交给盐商,虽然补充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是却穷苦了百姓。盐商从官府手中高价(一百一十文)拿到盐后,又会加价售出,导致盐的价格继续上涨。另外,藩镇和地方官员见盐商赚钱,又加以各种赋税,盐商不得不继续提高盐价,将成本转移到百姓身上。
重生唐末当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