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有,传承无穷,衣冠世袭。
君择臣,子继父,师授徒,长携幼,强助弱,富济穷。
融汇古今,包容中外。
今日人间,更胜从前。
可是,世上新人赶旧人,有人欢喜有人愁。
五十年前就已修得正果的《旃檀功德佛》玄奘法师也没能逃脱尘世牵绊,心魔渐起,一发不可收拾……”
“啊!孙行者呢?”赵祐抱着那双白腻小手致歉,“祐失礼了。”
“回殿下,孙行者证得《战无不胜佛》。”刘纬没清高那种坏毛病,若不是人多嘴杂,还可以更和蔼一点,但也尽可能的不授人予话柄,“殿下有心考究,臣幸甚,可臣还是要唠叨两句,何为神话?虚无缥缈的臆想、期盼、愿景是也,除了供人消遣、追思、寄托之外,再无任何实质性意义。”
“刘卿放心,祐不会当真。”赵祐红着小脸道。
“谢殿下包容。”刘纬自袖内取出鹅毛笔,在自己那碗茶汤里搅了搅,半清茶汤顿成墨汁,又在众人瞠目结舌的注视下,端起茶汤一饮而尽,“几位先生所授好比茶汤,臣杜撰的神话就是这墨汤,殿下万万不可饥不择食。”
人人颔首嘉许,质疑不翼而飞。
“祐一定用心读书。”赵祐红着脸腹诽,“刘卿怎比孙卿更像先生?婆婆妈妈的……”
刘纬言归正传:
“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方得真经,怎会在尽全功之后反被心魔所趁?
还是要从头说起。
玄奘法师译经时,又一得力弟子拜在门下。
其名辩机,惊才绝艳,风韵高郎,亦是《大唐西域记》执笔人。
辩机本可继承玄奘法师衣钵,将法相宗发扬光大,不曾想却与那高阳公主相遇。
此见误终生,理法皆不容。
这两情相悦之事终究传到了唐太宗耳里,辩机腰斩弃市,并诛知情婢、僧数百人。
大错已成,即便玄奘法师德行高深,亦乏回天之力,还连累法相宗为世人唾弃,渐渐沉沦。
玉帝外甥杨戬本就不忿孙行者高自己一头,乐得落井下石,趁机将华山已然半弃的法相寺改作神庙,并让女弟三圣母入主,以此羞辱玄奘师徒。
孙行者闻讯,本要好好教训杨戬一番,临行前的掐指一算,却让他改变主意,拔了一根毫毛前往圣水庙示威:“衙内私心太重,已成戾气。”
“行者?”杨戬祭出心中怒火焚了猴毛,并奚落道,“出家人不守清规戒律,还想杀人灭口?”
烬前,猴毛笑言:“衙内以身作则,三界方能信服。”
五十年转瞬即过,武周还政李唐,睿宗禅位于子。
明皇登基,求贤若渴。
这一年会考前夕,开封举子刘向途经华山登顶明志,却逢大雪,远远见一寺庙便去落脚,进了寺庙发现佛像已无踪影,反而是三圣母赫然在目,随即赋诗一首调笑此事。
偏偏那三圣母于此时突临凡间赏雪,恼羞成怒,化作樵女,欲诱使刘向犯错,继而光明正大的小施惩戒。
不曾想,那刘向性子虽然有些狂妄,却是个不欺暗室、颇具侠心的正人君子,硬是让手段百出的三圣母束手无策。
大雪连下七日,两人也就在神庙内真真假假的相依为命七日。
刘向处处以樵女为重,历经各种匪夷所思的无妄之灾,最终变成惺惺相惜,并以天地为证、白雪为媒,永结同心。
又七日,刘向留下祖传沉香佩为信物,依依不舍的赶赴春闱。
次年,三月三。
西王母生辰,身为女神的三圣母竟然缺席。
杨戬亲至华山,已怀凡胎的三圣母无处可躲。
兄妹立场相左,各不相让。
那句“以身作则”,紧箍咒似的缠绕在杨戬心间,他怒拔华山,囚三圣母于地底,令其悔过。
刘向及第归来,曾经的神庙竟似从未存在过,那恩爱缠绵仿佛只是一场黄粱美梦,号哭三日,半死不活的赴任江南。
天禧盛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