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戴朝宗语无伦次,“败家子,你……”
石康孙也凑过来看热闹,赶在刘纬“贤侄”二字未出口前岔开话题,“三位刚出宫,可知薛柴氏击登闻鼓鸣冤,诉向相公逼娶不成、蓄意报复?”
向敏中遭讼一事,稳压刘纬试而不受一头,惟独一处例外:审官院。
由于掌控基层京朝官任命、转迁,知(判)审官院一职任期多在一年,公务紧要、繁巨。
既不容官员长期任职,又不能耽误公务,惟有重用精通条例、制度的令史(累似检法官的胥吏)。
令史的招募特别严格,保举、牒送、比试、补填、叙理、劳考缺一不可。差事却无任何自主性,只检条、制,无相应条、制,则检旧例、故事,若又无旧例、故事,则搁置不行。
童子试不仅有条制可依,还有故事可检,例如神童邵焕。
审官院能决定的只有六个字:“授秘书省正字”。
至于“秘阁读书”则属恩敕,不在审官院权责之内。
祥瑞拒不受官,可谓国朝之辱。
主事一边报轮值知院赵安仁,一边传各案老吏商讨对策。
十一案会商得出的结论,“无过”。
主薄知道胥吏不愿担责、更不想揽麻烦上身,改问:“可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老吏吞吞吐吐道:“夷陵童子昨日中书所作诗词,当夜便在坊间传唱,其才一时无两,与当下相比,确实委屈了。”
当下?那不就是种放?
主事眼前一亮,“说下去。”
老吏又道:“宋中丞年初献童子所著三字经,并保其应童子试,想必三字经成书于咸平四年,教化有功,应擢一阶。”
赵安仁闻讯拍板,选调老吏入六品案任事,以酬其功。
一份更新过的告身和历子赶在宫门落锁前,摆上中书吏房案头。
天禧盛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