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仲舒又关心戴国贞怎么会与刘纬失之交臂。
戴国贞没胆子学王贽、去落宋太初和丁谓的面子,红着脸把刘家里正之役的前因后果解释了一遍。
症结所在,两人心知肚明。
温仲舒无奈的感慨了句:“草莽出俊杰”。
戴国贞心急火燎的赶回家,想找些刘纬的字贴应付同僚。
戴朝宗不满的翻了翻白眼:“信在娘那里,词话被人买走了。”
“谁买的?”戴国贞暴跳如雷,“谁让你卖的?”
戴朝宗侧头想了想:“好像是中贵人。”
戴国贞立刻偃旗息鼓,又问:“钱呢?”
“二十话,二十贯。”戴朝宗拔腿就跑,“纬哥儿说了,他、我、三个妹妹一人两成,谁都夺不走!”
戴国贞目瞪口呆。
二十话勉勉强强合订成书,但页数相近的新书最多只值百钱。
与此同时,禁中福临殿温暖如春。
天子赵恒、皇后郭氏、皇子赵祐齐聚一堂,其乐融融。
内侍张景宗轻声朗读各地贺表,即不打扰一家人团聚,又能让赵恒听到官员的忠心,读到某段时,略微加重语气:“……天下大治,文风昌隆,七岁稚童敢问知与谁同……”
“嗯?”赵恒微微一顿,牵着赵祐的手问,“夷陵那孩子的事有眉目了?”
张景宗弯腰垂首:“启禀陛下,那孩子还有一话本小范围流传。”
赵恒点点头:“拿来看看。”
赵祐年方七岁,正是好奇的年龄,眼睛一眨一眨的问:“爹爹,是那个把酒祝东风的神童?”
赵恒笑道:“让他来陪你读书?”
赵祐连忙摇头:“孩儿识字未过三百。”
郭氏正色告诫:“人人均有可为人师之处。”
赵祐吐了吐舌头,可怜兮兮道:“孩儿知错,君子当无畏无惧。”
“拔苗助长并非好事,国不用奇,应以方正平和为本。”赵恒接过呈上来的话本缓缓道,“本词话基于历史原形,艺术加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刘纬正三省己身,全因戴朝宗的一封家书而起。
他怎么也没想到,戴朝宗那熊孩子竟然能把《圣僧西游记》变现,继而思考另外一种可能。
如果《圣僧西游记》更成功一点,赵恒日后封禅、封神会不会择己以备顾问?
刘纬突然发现,铁一般的事实已摆在眼前:老子似乎很有佞臣潜力……
天禧盛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