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东开着切诺基来指导,徐自强和张扬跟着,也跟过来看热闹。
小王庄的王大舅准备了一些香烛黄纸供品之类,还逮来一只大公鸡,看外甥丁文东来做法事。
众人并不进村,直接从村南低洼道路上来到南边柿树园这里。
丁文东下车四下看看,艳阳高照的很热,就在大路中间的水井前站定,掏出个罗盘,定了下方位,然后对杨文戍说:“你们给人盖房子,都是找谁看宅子?学会了没有?以后自己也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啊!”
杨文戍忍着笑,老皮老脸的配合着说:“是得找个这样的专家,我们也有固定的阴阳仙儿,平时都是北庄的一把手在弄。”
丁文东知道那个叫一把手的,他姓金,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多岁,小时候十七八岁时,大队部来了公社的流动轧花机,为各大队的百姓服务轧棉花。
祝家庄的金乔安金乔富兄弟,还有个弟弟刚出生不久,他妈妈去轧花给孩子做棉衣,一把手管她叫嫂子,就主动帮忙,就把右手给卷进去了。
结果是从手腕处截肢了,被人称为一把手。他生活困难,就有人介绍学习了这个手艺,出门给人看阴阳宅,择个黄道吉日婚丧嫁娶的,没有出过差错,在附近也很有名气。
,!
一帮人说笑了一些奇闻趣事,丁文东见时间到了,就离开井沿,往西走了十几步。
西边是一条水沟常年有水,水沟以西是一块田,这块田比较高,田埂上有许多黄鳝洞,高田就装不住水。那块田的主人就干脆把田埂拆了,填在沟里,成为一整块田。
但是,这块田原来还可以冬季种油菜大麦,现在就不行了,插秧时平整一下,平整是很平整,就是常年有水。去年干旱时也没能干涸这里,一直向外流淌。
丁文东指导王大舅在井口前烧了纸,自己拧掉大公鸡脑袋,把鸡头扔到井里,对着西南田里洒了一些鸡血滴。
然后就脱掉鞋子,站在泥巴田里,捧着罗盘,煞有其事的四下看看,再向南走向西走了十几步,叫人扔过来一根短竹竿,就插在面前。
挖掘机吊过来一个钢板焊接的圆筒,直径两米,高度三米二,厚度一厘米的加厚钢板。上部还焊接个直径十厘米,一米长的出水钢管。
这样大圆筒吊过来,罩住竹竿位置,把那根钢管调整方向,用罗盘和五彩线比对着,小钢管口调向正北,再用挖斗向下按了几下,深入地下泥泞里接近一米。
挖机开始在周围清淤,围着钢管挖出一片更大的深坑。把淤泥堆在四周,看着钢管周围没有漏水,杨文戍带着工人就开始砌砖,贴着钢管周围砌了个二四围墙,就这点地方,由挖斗把砖块水泥料递过来,一堆人一起下手,很快就把圆柱围墙砌得超过了钢筒高度,把小钢管出水口留在外面。
外面粉刷一下,把剩余的混凝土混合砖块全部填充在钢管外侧底脚缝里。
周围填实以后,挖掘机在外面把泥土回填,再开挖一条排水沟,引到北边的水塘里。回来开始在钢管内部挖几下,然后用人工清理。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
全村人都来围观看热闹,附近村子也有人来看,大家都知道这里的古怪神秘,都没敢胡乱说话。他们发现,埋在泥土里的钢筒上,那个小钢管的高度,刚好超过北边大水塘的塘埂高度。
丁文东在水塘边洗脚,就在柿树园里和徐三哥说闲话,话题还是这个村子的诅咒问题。
今天的人较多,六姥爷和王大舅还有后面的小姥爷三家管饭,他们来喊吃饭,就听这边的人欢呼起来:“出水了!压住了!”
钢管里有两个人清淤,不断把泥巴扔到外面,深度下去了,就用灰桶往外倒,还在往下挖着,并没有挖到钢管的底部,忽然就铁锹一飘,一股清水涌上来,把铁锹都推到一边。
两人下去之前,丁文东就嘱咐过他们,挖到泉眼,再扩大几下。两人一看真的出水了,扔出来灰桶,对着水头位置猛戳几下,那水就带着泥土翻涌上来,很快淹到腰窝了,几个呼吸之间,又到了胸口。
两人大叫起来,把铁锹扔出来,出水口那里就开始冒水,顺着水沟往北流进水塘。
丁文东的飞扬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