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和铲车都要工作,两台继续在西边挖沟,铲车也在往中间位置推铲泥土,垫高低洼的大麦地。
为了不耽误播种,又怕下雨了,只能加夜班赶工了。
这几天挖掘机除了加油检修,就没有停顿过。主要工作是在晒场以西忙活。西边围沟挖好了,那边沟里的淤泥太少,不足以抬高地面,里面还是太低洼,又在那边规划二十二亩的水田,把这部分田里的泥土转到北侧来,这才有点溜水地的模样。
道路以东还有工程要做。梨园和北边荒地,就是花了一万五买的十八亩舍地,那里的坟场被移走一部分,其余的都是荆棘树丛,看来也没人来迁坟了。这块地和林场之间原本有条排水沟,现在已经淤平得差不多了,很是低洼。
老王规划在这里开挖一口水塘,主要向东西翻土,西侧和水泥路之间,就是工人的居住点,必须垫高点儿,东侧以及向南,都是玉米地。而北头那块荒草滩舍地,规划是部分旱地,大部分是水田,南北水泥路尽头东侧,第二眼机井已经开钻,估计种完玉米就差不多了。
这个林场,原来的围沟内是二百二十亩,那五十亩重新扩进来后,又增加了一点点。后来增加姚庄的那块舍地,整理好以后,洼地水沟整理扩展进来四十亩左右。
,!
这是属于丁文东的地盘,除了未来的工人宿舍和还没开挖的水塘,田和地的总面积也超过二百六十亩。
晒场以西的地块,祝老爹开荒地是四十亩左右,加上西头分到的十五亩,那是和四表舅置换过来的洼地,面积增加一点点,新扩展的部分,还把一口三个村子交界的野塘圈了进来,包括一些水沟被扩展进来,这里面,自己占用,也不能说是自己占用的,三家人共用的晒场和仓库和水塘面积是六亩多。中间修了机耕道,全部面积还有超过六十亩,比原来有点扩大。
姚家的洼地大麦田原来就十多亩,用北坡旱地换了三户邻居的大麦田,村子里的旱地,就剩村后的自留地小菜园了。换来换去,家里七口人二十五六亩地,合并扩展进来,置换成了三十亩左右。
丁文东在西北角给姚大舅家单独隔出来一整块,其余的都是祝老爹的。
丁文东和小五、王志峰几个,忙忙碌碌到晚上快十点了,才把那台播种机改装完毕。这台播种机就是个单纯的播种机,改装就是添加个肥料箱,钢架上安装四个下肥料的腿子,小五干这个比较在行,又是焊接,又是切割,还要加装种肥控制阀,总算把四行玉米专用种肥一体点播机改装完成。
早上天刚亮,就把周大旺王志峰叫起来,开着突路霸拉着他俩去县城。
阿绣和二凤在隔间里睡了一夜,天亮就做饭,还不时别头看着小五带着王志宇几个都在忙着覆盖仓库顶棚。
大凤几个一早就赶来了,地里是插不上手,就去工地帮忙递工具螺丝。
小五最受人欢迎,笑着和大凤姐妹打招呼,看见老王开着铲车回来,就下来帮忙把化肥装进铲斗,一趟趟的送到地里,没有小四轮转运,只能这样了。
西头棚架下,堆放了一大垛化肥和尿素。
,!
早饭很简单,蒸馒头和米汤,菜是咸鸭蛋和腌制蒜苔。这还是给工人吃的,大凤姐妹几个吃菜更简单,新蒜拔回来,加点盐捣烂,加点水加点油,就拿馒头蘸着吃,稍微有点盐味就行了。
借着吃早饭,老王对大凤几个说:“今天上午,东子回来以后就播种玉米,你们姐妹几个负责添种子肥料。等会儿晒了场,就提前拿剪子去拆袋子,具体用多少化肥?得两百多袋子。几十年了第一次复耕,需要肥料多些。姚世全和其余人就在这边给师傅们递东西。金侨志跟着收割机,把需要收割的小麦,差不多就割回来吧!三两天后下雨了,可能会有连阴天。”
刚刚赶来的姚大舅一听说有雨,就紧张起来,说:“晴了这么长时间了,下雨也有可能。那就开始割小麦吧!还能抢着晒干。”
正说着,丁文东独自回来了。大凤就问:“不是去买四轮子去了吗?”
“啊!买了!他俩开着呢!我就提前回来了,阿绣,车上有肉菜,拿下来,可别闷坏了。”
丁文东的飞扬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