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允之为免引人注目,便叫文行云领着李天到城郊的一处旧屋处疗养,自己便每日黄昏时分,到那里为李天医治。日复一日,李天体内的剧毒也除去了,功力恢复了七七。眼看日子都过去了一月多,李天和义子文行云在这旧屋朝夕相处,也更加熟悉亲密。心想,这一月多,梅派的人也没有找寻到这里,想是以为自己早已一命呜呼。也应该离开了,一是免得为文家招惹祸端,二是也应该重振尊天教,铲除内患。
李天想着直到天晚些再出发吧,之前中毒后,让他现在行事也谨慎起来了,先到医馆告别义弟,再离开江都。
天边红日渐落,开始蒙上阴灰。
:“云儿,你想和天上的鸟儿一样吗?”
文行云不解的看着李天道:当然了,义父,像鸟儿一样多好,在天上自由自在,想去哪里都可以飞去。
说完,李天便把文行云背上,道:“云儿,抓稳了,今天义父就带你飞回去。”
李天功力,脚底用劲,竟腾起有近三丈高。从旧屋到江都城,李天一路背着文行云,用轻功像飞起一般,在沿路的树丛中,穿梭而去。
文行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人还可以飞,可以像鸟儿一样穿梭在丛林中,只是现在天色已暗。也不知会不会有鸟儿同行。
不一会儿,两人便到了。看来这上乘轻功确实是可以日行百里。
这时一个老妇人和小女孩正费力地拖着一具尸体,缓缓地从济世堂出来。
李天此时和文行云赶来,只见济世堂的牌匾已经断裂在地,借着牌匾旁昏昏的灯笼,看到这老妇人和小女孩。
李天一把抱住地上的尸体失声大哭,文在行在一边呆呆的看着父亲的尸体。李天捶胸顿足道:“之弟啊,是我害了你。”
小女孩也呆呆着望着一旁呆呆的文行云。
老妇人道:“这位先生,想来你是这位好先生的亲人,里面还有一位老丈人,应该是他的老父亲吧。”
李天道:“前辈,你见到杀我义弟和老先生的恶人吗?”
老妇人道:“我和孙女从城北今日行乞到此处,只见三个男子冲进这所医馆,出来时满身血腥,街坊都被吓跑了。我和孙女躲在对面巷子,过了好一会儿,进来看到,这位先生和老先生已经躺在血泊之中。我认得他,一月前,还施舍了我们钱财,才免得被饿死街头。我和孙女就想把这位好先生好好安葬了。”
李天回头看了看呆住的文行云,又心如痛绞。道:“多谢前辈。”
老妇人道:“我往日时常在想,我死后葬在哪里,我虽是穷苦,但是也不愿死在街头巷尾。于是很早之前就打算在城郊山上一处死去,那处甚好,只是没想到命苦的恩人竟然先我一步。不如将恩人和老先生葬在哪里吧……”
李天带着文行云也不敢多停留,虽然官府不作为,毕竟是在城中惨案想必有人已经报官,一会儿官府来了的人,不但不能破案还会徒增麻烦,自己身份此刻也不能暴露,索性就听这老妇人的,先把义弟和老先生好好安葬。
天边开始渐渐吐白,在那城郊山上李天将文允之和老父亲安葬了下去。
老妇人和小女孩也在一旁累坐着。
李天道:“云儿,你过来。”
文行云缓缓过去李天身边道:“义父,爹爹和爷爷是不是再也不会从土里出来了,他们是不是死了?”
李天看了看文行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李天道:“云儿,爹爹和爷爷的仇我会去报。从今往后,义父不会再让云儿受到伤害,义父只希望你能好好长大,和爹爹一样济救苍生。这样爹爹和爷爷在天一定会安慰的。”
老妇人在一旁突然想起什么把李天叫到一旁,拿出一封信交给李天。道:“先生,老生不识字,但是这应该是恩人生前的遗书。我当时怕鲜血浸湿了这封信,于是就放在了自己身上,这才想起。”
唐初江湖往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