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汗国“使团”历经千辛万苦,跨越大半个华夏,途径数千里之地,终于来到了那边的南宁城。
此时永历皇帝依旧住在广西,并未将大明的都城移到南京城去。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南京城目前还在修缮之中,尤其是皇城内单位宫殿,由于鞑子未曾修缮,加上历次战乱,早已残破不堪,如果永历皇帝还都南京,这些残破宫殿肯定是没法住人的。
二来则是因为目前北伐依旧还在持续,贸然北上,还不是很安全。
除此之外,永历皇帝继续待在广西之地,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不宜远行。
要知道这些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也就这两年还算安稳。
然这人一平静下来,变会出现各种毛病。
尽管永历皇帝还算难年轻,可是这身体早已经垮了。
虽然有御医相助修养身子,可终究此前失了不少元气,不是短时间可养回来的。
这日,永历皇帝照常和太子说了些话后,身边的太监忽然跑了过来,对其道:“陛下,礼部尚书赵大人送来一封奏折。”
“哦……可拿给内阁几位大人看过了?”永历皇帝不仅道。
“回皇爷,已经看过了!”
“那拿给朕看一看吧!”永历想了想,随即道。
这内阁自然是最近两年成立的,一共五名阁臣,四名都是晋王一系。
只有一名次辅乃是皇帝亲信。
这样一来,这内阁其实就是个样子货,其实还是晋王说了算。
不过对此,永历皇帝觉得也没什么。
他深知此时不是收回晋王权利的时候,毕竟北伐还未完全完成,只有待大明完全收复失地,才能着实削蕃。
这些年来,永历已经经历的党争够多了,他知道党争对于现在可不是时候,扶持权臣与晋王斗更不是时候。
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也为了太子,他只能继续忍下去。
不得不说,永历皇帝经历了一次生死之危后,早就看透了朝堂,更悟得了当前作为皇帝的真谛所在。
至于太子那边,他只能暗地里支持,明面上打压。
而军权他也只能慢慢掌控,而不能摆到明面上,更不能让太子掌握军权。
这不仅不会帮助他,反而会害了他。
…………
想到这,永历忍不住暗自叹了口气。
而这时候,太监已经将礼部尚书递上来的奏折拿过来了。
他打开一看,发现是礼部收到了叶尔羌汗国使团来使与朝廷确立附属关系的消息。
礼部与内阁那边觉得,可以考虑与叶尔羌汗国订立盟约,并接纳叶尔羌汗国成为附属国。
而永历本人对此也觉得这决定没有什么大问题,至少在他看来这是利大于弊的。
朝廷并未失去什么,反而收获了一个附属国。
而且这个附属国还是西域的强国。
甚至朝廷可以通过叶尔羌汗国了解更多西域的事情,为大明重返西域做准备。
于是,永历皇帝直接拿来御笔在奏折上批复,准奏二字。
“去……送回内阁,再交与礼部!”
“是!皇爷!”
……
廉州府城外。
烟尘滚滚,大营林立,一座营寨拔地而起。
而此时的廉州府城南城墙上,一众人面面相觑,脸色尤为难看。
尤其是那领头的廉州鞑子知府,更是捏紧了拳头又松开,随后又捏紧了拳头,然最后,他还是将其松开了,口中也紧跟着叹了口气。
面对城外“明贼”不慌不忙的修建营寨,他其实很想遣派城内马兵突袭,然最终,他却放弃了。
原因自然很简单。
先不说城外之敌一眼望去,达数千之多,就明贼能如此明目张胆的修建营寨而言,必定有所依仗,或许暗地里就设有埋伏,就等着他派出马兵突袭也不一定。
伐清:我有一个骑砍系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