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宝应县衙坐北朝南,是常见的三进结构,大门飞檐下悬挂着一块“宝应县衙”的牌匾。穿过大门,由南至北,依次是仪门、诫石碑亭,接着便是大堂、二堂和三堂。
此刻,悬挂着“明镜高悬”匾额的县衙大堂里,二三十人或站或坐,却寂静无声。
高坐在大堂的公案后面椅子上的,自然是那位宝应县的知县,似乎有三四十岁的模样。
他头戴乌纱帽、身穿杂色团领衫,双目瞪着前方,相当的威严肃穆。
而一名中年男子在他左后侧约一二步远,亦肃穆而立。
那知县双目瞪视的,是距离公案七八步之遥的三名男子。
这三名男子站得笔直,其中两人高大健硕,另一人身材矮小,不过他们所穿的衣裳均是一般模样,虽为普通衣裳,却甚为整洁。
他们正是何文鼎、陈大和刘瑾。
三人的左右侧,约三四步之外,各站着一排手持红黑两色的水火棍的衙役,棍的一端均斜斜置于地面之上。
突然,那端坐在公案后的知县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本官,再问一次。你三人自京城来宝应,到底所为何事?”
虽然他的声音响彻大堂,但何文鼎、陈大和刘瑾面不改色。
“知县大人,我三人该说的都已经说了。”陈大回应道。
那知县脸上满是恼怒之意:“怎么,你三人仅是路过而救助那妇人,就如此简单?本官等了足足一刻钟,你三人仍这般回应?”
又等了片刻,见陈大、何文鼎和刘瑾依然不为所动,他厉声道:“看来,不用刑,你三人是不肯招了?”
那名站在知县身旁的中年男子,见状顿时跨了一步过来,在其耳边轻声道:“东翁,切莫心急,暂时不能用刑。”
知县脸色一缓,顿时沉吟起来。
恰在此时,一阵阵“咚咚”的鼓声,自县衙大门方向传来。
厚照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