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一语未了,坐在公案之后的杨泰,突然一拍案面,随即站起,那张颇为疲倦的脸泛起一丝欣喜:“原来如此,本官明白了……”
除了朱厚照之外,大堂的其他人都被他这举动吓了一跳。
“朱公子,你这仆人的无心之失,却为本官解决了个大难题。”杨泰来到朱厚照面前,竟然满脸都是笑意。
在他口中,刘瑾的扔沙子举动又变成了“无心之失”。
杨泰转头望向站在一边的陈七和另外数名官差:“陈七,还有你们几个,快去搬几张椅子来,给朱公子他们坐。”
陈七及其他官差顿时愣住了。
“快去……”杨泰见他们呆住不动,又轻喝了声。
既然能坐着,朱厚照又怎会拒绝,也不管杨泰是不是真明白,他已经安然就座。
片刻之后,杨泰望了望徐溥,又看了看朱厚照:“徐老丈、朱公子,实不相瞒,本官为赈灾之事头疼得很,已数晚没合眼了。”
见他脸有疲态,双眼更布满血丝,朱厚照倒是相信了几分。
知州,知一州之事,虽是从五品的官阶,但其掌职事务与知县大致相同,只不过地位略高于知县而已。
有明一代,皇权不下县。州县官乃大明治理的根基所在,被称为亲民官,他们几乎整日均要与生民打交道。说得俗一点就是,生民的吃喝拉撒,他们都要管。
“杨州牧心怀生民,实乃生民之福也。”徐溥微颌了颌首。
“安定民生,本就是本官职责所在。”杨泰听了徐溥的恭维之言并不动容。
稍顷,他又道:“这数日来,每逢派稀粥之时,城门积聚的灾民却一日比一日多,但每日稀粥均有定量,很多灾民难得一碗之食。
如今这无心之失的数把沙子,却解了本官的燃眉之急。”
“此话又从何说起?”徐溥一愕。
杨泰轻叹一声:“徐老丈,看来你也是当局者迷。那些衣衫褴褛的生民才是真正遭了灾的。并无其他生计的他们只求果腹,又岂会嫌弃掺了少许沙子的稀粥?”
厚照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