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溥确实如刘瑾所说的,精力旺盛得很,每到一地,几乎都是刚安顿下来,就要出去“转悠”一番,还不忘拉上朱厚照。
你朱厚照不是说要增长见闻和体察民情嘛,徐溥似乎牢牢记住了。
不过,朱厚照却乐此不疲,出去“转悠”正中他下怀,就算没有徐溥的叫唤,他也不会老老实实待在驿馆里。
徐溥是郑管事相伴,朱厚照除了让何文鼎和刘瑾跟在身边,那些护卫亦已暗中遣了出去。
一行人刚刚走出驿馆大门,徐溥就已说起德州的一些典故来。
“靖难之役,时年仍为燕王的太宗文皇帝,亲率士卒进攻德州,连破十二城,占据了德州粮仓,缴获百余万石粮食,随之实力大增。”
刘瑾顿时“啊”地惊叹了声:“连破十二城?太宗文皇帝真威武。”
徐溥对他的插话,也不以为意,又道:“所谓的‘十二城’,是在德州城北、运河以东修建的十二道防城堡垒。虽然绵延十余里,但因修建时日仓促,仅能掘土而筑,防御之效甚微。”
徐溥每到一地,似乎对当地之事都有所了解,总能讲解一番。
听着徐溥仿如后世“导游”的解说,朱厚照没有拒绝的意思,反而听得相当投入。
就这样,他们一边走走,一边说说。
当然基本是徐溥在说,朱厚照、何文鼎和刘瑾等人在听。
突然,刘瑾“噫”了声,手指着北边道:“少爷,快看,那里好多人。”
何文鼎也随即道:“但那里好像是城门所在,难道他们要排队进城么?”
未待朱厚照回应,徐溥已经说道:“德州城只是一座守卫之城,只驻扎官军和贮粮之用,城内并无生民之居所,怎会有人排队进城?”
朱厚照沿着刘瑾手指方向望了望,略一沉吟,就将何文鼎招至身旁,吩咐道:“小鼎,你和小瑾速去查探一二。记住切莫滋扰生民。”
何文鼎和刘瑾随即躬身领命而去。
过了约莫一刻钟,两人才折返而回。
何文鼎先一步来到朱厚照跟前:“少爷,他们不是排队进城。据排队的生民说,是德州城的知州和守备下令赈灾,才聚拢了这么多人。”
跟随而到的刘瑾插话道:“少爷,如今在城门的护城河边,架起了两口大铁锅,正熬煮着稀粥。”
“赈灾?”站于朱厚照旁边的徐溥听得有些愕然,他似未料到会是这般。
“上月德州这里也发生了水灾,很多生民难以维持生计。”刘瑾又说道。
朱厚照缓缓皱起了眉头,上月南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等处确曾受水灾肆虐,生民受害亦不轻,虽然各司奏请进行了赈恤,但部分生民流离失所是不可避免的。
德州城的赈灾之举,不失为安民的措施之一,若生民能勉强果腹,其心亦能安稳不少。
不过,自离京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地方仍在赈灾。
朱厚照暗叹一声,心情略有些沉重,又瞄了瞄那些排队的生民,这才发现他们几乎人人都拿着类似碗状的物什。
稍顷,他双手突然化掌互击了下,口中更轻嚷一声:“不对。”
“少爷,什么不对?”何文鼎见他突然开口,还一副神情严肃的模样,随即问道。
朱厚照没有回应,只冲他摆了摆手,双眼仍注视着那些排队之人。
何文鼎和刘瑾面面相觑,徐溥听得动静,也问道:“昭之,发生何事?”
朱厚照吁了一口气,转头过来道:“先生、小鼎、小瑾,有没有觉得排队的生民有些不对劲?”
“少爷,他们排队有什么不对劲?不都拿着碗,等派稀粥吗?”刘瑾笑了笑。
“是啊,那里还有好几名官差在巡逻,排队的也守规矩,哪有什么不对劲?”何文鼎也道。
徐溥有目疾,看不远,自然没法回应朱厚照之问。
站在徐溥身边的郑管事,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对劲。
厚照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