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莺姐姐,张陈放此次蒙难多亏有你照应,日后必定报答姐姐相助之恩!”张陈放拱手弯腰,情真意切。
“陈放兄弟不必多礼。”吴小莺笑道。
张陈放听她喊自己陈放,心里顿觉别扭,“亲朋好友都喊我放儿,倒是从来没人叫我陈放,听上去好些陌生。”
吴小莺道:“陈放兄弟,你这名字虽然听起来古怪,我倒是觉得还好听。”
“只要姐姐叫的顺口,那就叫我陈放好了。”张陈放无奈一笑,道:“其实小弟是一名孤儿,尚在襁褓中时被一位姓陈的伯母舍命拣了回去,所以爹娘就在我名字里加了一个‘陈’字。”
吴小莺心道,原来他不是张大趟主亲生的?虽然身为捻子少主,却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忍不住叹道:“可怜的小兄弟!咱俩也差不多的命,我娘生我时难产离世,爹爹又在我年幼时因病去世,还有一位失散多年的哥哥,两年前家乡闹饥荒,我便随几名同乡跑出来逃荒,结果被他们卖给了蒙家当丫环。”
张陈放见她心地善良,模样又比那些乡绅地主家的小姐们不知好看多少,却落了个使唤丫环的命,忍不住叹气。
吴小莺见他叹气不止,又见天色渐黑,问道:“陈放兄弟,你是不是在担心晚上没地方睡觉呢?”
张陈放想起下午看到的那些乞丐,心道只能跟他们一样睡在屋檐下了,嘴里却说:“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天做被地做床,星辰做帐帷,到哪里还睡不了一觉。”
吴小莺小声笑道:“那好吧,我得赶紧回去,不然夫人又会责罚,你别到处乱跑,明天一早我再去街上找你。”
待到吴小莺回去,张陈放在街上无所事事的转了几圈,直到沿街店铺都关了门,便找了一处宽敞的檐廊,却看到几名乞丐捷足先登。
张陈放悄悄走到角落,几名乞丐抬起头望了他一眼,也没作声,他便靠在墙角缩成了一团宽慰自己,虽然檐下遮风避雨略显勉强,到底强过关在柴房里,先凑合着睡上一晚,明日再等吴小莺接济了。
而后突发奇想,吴小莺在蒙府过的也不好,倒不如让她入了捻子,让爹娘收留下来,总比在蒙府好过一些,胡思乱想一会儿,便迷迷糊糊睡着了。
-
第二天一早,张陈放还在睡梦中,不知被谁踹了一脚,赶忙爬起来一看,却不见半个人影,张陈放只叫大清早见鬼,连忙跑到街上,又记起吴小莺的叮嘱,也不敢乱跑,便在附近晃悠,待到中午时分,吴小莺终于找来了。
吴小莺把张陈放拉到街边,找了一个没人的僻静地方,东张西望一番,从口袋中掏出来一绢手帕,郑重其事的放在了他的手上。
张陈放掀开手帕,里面居然是一些碎银,问道:“小莺姐姐,这是什么意思?”
吴小莺低声道:“明天一早,夫人要去寿州省亲,蒙大人派了一队练兵护送,我们几个下人也要陪同一起去,不知多久才能回来,这些银子是我平时攒的,你留着买些吃吧。”
张陈放感动至极,连声道谢之后却来了气,忿忿不平道:“蒙大人让全城人陪他一起抵御太平军,自己却把老婆送出蒙城避难,未免有些太无耻了吧!”
吴小莺摇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夫人娘家是寿州孙家,孙家团练在整个两淮那也是首屈一指的,这次回去说不准是要搬援兵呢。”
“原来是这样?那姐姐路上可要小心一些,若是碰见了捻子,就报上我的名号。”张陈放转念一想,遇到了捻子岂不更好,改口道:“若是碰见了捻子,麻烦姐姐通报一声,就说我被困在了蒙城,让我爹想办法营救我。”
吴小莺不假思索道:“好,那我回去了,要是路上遇见了捻子,我一定会想办法通报。”
说罢匆匆告别,走出几步又折了回来,叮嘱道:“这些银子可不要乱花,我不在可没人给你送东西吃了。”
“姐姐放心,我自小就省吃俭用。”张陈放满口答应。
等到吴小莺一走,张陈放就把她的话抛到了脑后,这两天半饱不饥,有了银子什么都不顾了,心里只想大吃一顿。
与天共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