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直接点!
正是在他这种想法的传播和故意纵容下,卡卡尔部落迅速掀起了一波吞并狂潮。数百个小部落在短短几年内几乎被几个大部落瓜分。胡拉部落幸存下来的原因是该部落盛产王牌骑手,这是路易斯特别看重的一个小筹码。
事实上,胡拉部落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呼拉部落不仅是首批随王室总部西迁泰西的纯血蒙古部落之一,而且对蒙古人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来自胡拉部落,有无数善于骑射的勇士。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成为了蒙古族的射击英雄!
不幸的是,属于所有部落的荣誉早已远去。现在蒙古完全掌握在几个主要部落手中,小部落的生存空间正在缩小。胡拉部落仅靠阵亡者留下的声望生存。他们迟早会屈服于那些主要部落。
尽管未来黯淡,但至少今天是值得庆祝的一天,因为丹吉尔大篷车来到了呼拉,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货物。
几年前战争结束后,西丹吉尔与蒙古签署了和平条约。该条约规定,双方在10年内不得相互侵犯,双方应在边境地区进行任何大规模部队动员之前提前通知对方,否则将被视为对农村的入侵。
一张纸让获得艰难胜利的丹吉尔赢得了几年的宝贵时间,进行改革和休养生息。然而,给蒙古人带来的是割地补偿的耻辱和永恒的复仇欲望!
然而,和平并非一无是处。至少那些普通的蒙古人民在享受和平之后,已经厌倦了无休止的战争和死亡。他们不想把朋友、父亲和丈夫一个个送上战场,但他们欢迎自己的身体回来。他们宁愿与丹吉尔做生意,也不愿与强大的丹吉尔作战。
西方有一句关于商人的谚语。它说,如果他们面前有双倍的利润,商人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如果有十倍的利润,他们将敢于挑战法律的威严。如果是一百次,哦,上帝在掌权,即使他们被命令不要这样做。这句流行的谚语无疑生动地描述了商人的特殊特征,因为在现实中,商人是这样做的。
尽管有和平条约,但丹吉尔和蒙古之间的仇恨有时使停火变得困难。事实上,自签署条约之日起的六年内,双方军队在边境制造了数千次大大小小的摩擦或冲突,彼此的伤亡从未中断过一天。但即使他们随时冒着被抢劫或杀害的风险,丹吉尔的商队仍继续进出草原。
丹吉尔带来的不仅是草原上稀缺的食盐、香料、布料、农产品等必需品,还有蒙古国王可以享用的金银制品、手工艺品等奢侈品。这些货物被用来交换皮具和牲畜,当然,这些货物只是表面上的“交换”货物,双方统治者之所以默许“交换”,是因为双方可以通过贸易从对方那里获得战略资源。例如,蒙古人需要铁和各种金属来制造“精细”武器,而丹吉尔需要蒙古人从中东、阿拉伯、伊朗和其他地方抢走的各种战马!
当然,这种“私人”贸易受到严格限制。双方都非常清楚,开放这种战略物资的贸易只会给自己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因此,他们通常采用非常隐晦、保密和小批量的方式进行“交易”。
当然,这种贸易只能在拥有数万人口的大部落中进行。小部落没有这种资格,因为只有时刻密切监视这种“交流”才能确保安全。因此,在蒙古人眼中,愿意来到胡拉部落的商队无疑是纯粹的商业活动,除非胡拉贝不想活下去,否则他永远不会把他的马卖给丹吉尔。
几乎就是这样。在过去的几年里,只有一支大篷车愿意来到胡拉部落。大篷车的首领和胡拉部落的首领几乎都很熟悉。并不是说胡拉部落特别好客,但这真的很罕见。草原民族的生活实际上非常贫困,尤其是像呼拉族这样的小部落。国王部落分发的货物只有一小部分被那些大部落锁定,最终留在他们手中。至于那些想在外面找人的人,没有办法“付钱”。
全战之罗马复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