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起床后,孟轲刚打开剑炉大门,就发现今时不同往日的热闹景象,平日里人流少得可怜的宁安街道,在今日可谓人山人海。
这么多人,都在往城门口跑。
他看到了之前在这里买过剑的小郎中,好奇问道:“今儿个什么日子,怎的如此热闹?”
小郎中道:“据说是常年戍边的萧大将军在今日要来明德城,就连县令老爷都早早在城门道上跪着了。”
“萧大将军?”孟轲皱了皱眉头,继续问道:“这么多人,都是奔着他去的?”
小郎中道:“不然大家伙人挤人得凑个什么热闹?不和你说了,我先去看看那位萧大将军的风采,等回来后再给你讲。”
看到小郎中火急火燎、心急如焚的模样,孟轲不由得想到前世那些为了追星无所不用其极的人,瞬间摇头苦笑起来。
大唐可没什么明星,但被世人传呼得神乎其神的偶像还是有的。
那位萧大将军便是其一。
因为大唐帝国重武的原因,所以武将地位一直很高,这也导致了许多征战沙场、替国浴血奋战的武将广为流传。
萧大将军,姓萧名礼字逾明。
河东道绛州人氏,家境贫寒,属于正儿经的寒门贵子,少年时几经沉浮、历经曲折,例如被人退婚、遭人压迫,幼年灵根不显,后有奇遇,终成大器。
于先帝在位时末年,参兵入武,自此发迹,征战十余年,立下赫赫战功,杀敌无数,现今官拜幽州都督,领一州之地,抗击异族,无有不胜。
生平经历,除了幼年时的几番波折外,此后就犹如被上天眷顾了一般一帆风顺。
这也是老百姓谈及此人时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
久而久之,在舆论与世人口口相传之下,此人有点儿被神话了。
没办法,谁让人家顶着‘寒门贵子’这个光环呢。
“武功鼎盛的萧大将军,来明德作甚?”
孟轲与他人想的不同,毕竟最近明德实在是涌来太多‘外人’了,要说是没有图谋,他定然不会相信。
怀揣着这点好奇心,他如平常百姓一般,前往城门口,想一睹这位大将军的风采。
百姓们被衙役驱使,站成两排。
明德县令率领一县骨干以及家眷,老早就跪拜于道路中央等候。
明德是大城,此城县令虽在太守管辖之下,但也是一位正六品官,其余州府县令,基本上都在从六品与从七品之间。
有一队人马率先进城,都是骑兵,身着红衣红甲,气势恢弘,就像是被鲜血染上去的一般,他们纪律严明,胯下马匹步伐一致,显然是受到过严格训练。
这队骑兵进城后很快一分为二,除去领头两名扛大纛与扛令旗的人之外,其余兵卒皆是下马做拱手礼。
大唐私军风气严重,别的家军到了这种时候,一般都要单膝下跪,但是萧家军除外,军中不兴跪礼。
大纛上写的‘帅’字,令旗上写的‘萧’字,都如同泼墨上去,极具威势。
萧大将军骑马入城。
一身锁子甲明光铠亮人眼球,一杆龙盘虎绕得方天画戟震慑人心,有修为者,还隐隐感到,此戟散发出一种浓郁杀气,犹如让人置身于尸骸血骨当中。
这位萧逾明萧大将军身姿挺拔如苍松,气势刚建似骄阳,剑眉之下,还有着一双璀璨如寒星的眼眸,这双眸子透露出来的感觉是浓浓的军伍之气,更有着见惯了生死而磨练出的杀意。
别的不说,单论强壮体格,足矣于常年铸剑的孟轲相提并论。
萧大将军一入城,顿时整座明德城内,都开始喧嚣起来,无不高呼称赞于他,甚至有人说出了‘萧大将军万岁’这等诛心之论,说出这话的人,已被他的亲卫牢牢记下。
“卑职明德县令孔牧领府衙差役在此恭候都督多时!”
孔牧见萧逾明见到自己跪拜的姿态后,便起身向他作揖道。
萧逾明摆了摆手,轻声问道:“何以劳师动众?”
孔牧一时间抓耳挠腮,想了想后,才拱手大声道:“启禀将军,这是城中百姓自发行为。”
我有一柄青铜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