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长桌会议上,李贤第一次正式提出要迁都。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长安作为都城承受的压力将不堪重负。”
狄仁杰张柬之等人早就看清楚这点。
只是迁都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之后的大长桌会议上,迁都达成了一致同意。
毕竟谁都知道,长安已经不堪重负,将严重地阻碍大唐帝国的飞速发展。
即使有陪都洛阳,可两者之间距离太近,无法分担压力。
迁都也就势在必行了。
那么迁往何方,将成为激烈争论的焦点。
有人提议迁都太原。
有人提议迁都开封。
有人提议迁都扬州。
有人提议迁都金陵。
这四个地方成为新都的大热门。
一时间,无数投机者蜂拥前往太原等四大新都热门地,导致太原四城的房价大涨。
迁都,对于长安人而言,无疑是伤感的。
在宣传下,大家也都知道,继续这样下去,长安普通百姓的日子也会不好过。
唯有在京畿地区握有大量房产地产的人,才触及到他们的利益。
如太平公主等!
迁都是大势所趋,太平公主更是第一个跳出来极力支持的既得利益者,这使得其余人只能支持。
他们知道,反对也是无效的,那么要做的,就是将损失减到最低。
于是,迁往何处还没有确定,迁都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达成的,被炒到天上的长安房价开始出现回落。
李贤自然是有迁都的目的地。
蓟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都城北平城用这个名称!
李贤叫来了百里延和百里弘毅父子,还有太子李曜。
“朕要迁都于此!”
李贤将手指指在蓟县的地方。
三人看向李贤的手指指向地方,都是一愣,包括他们在内的人,千想万想都没想到陛下会迁都在这个地方。
毕竟现在的蓟县,虽说是两汉时期幽州的治所,可这地方只是一个小城,在河北完全排不上号。
“你们仔细看看地图,再来回答朕,这里适不适合当都城。
罢了,地图上看不出来,李曜,百里弘毅,你们二人亲自赶往蓟县考察一番!”
李贤让太子和百里弘毅这两个年轻人率领队伍前往蓟县。
消息一传出,引得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得到,陛下会选择蓟县。
于是,在太子率领的队伍还没启程,各大士族和商家就闻风而动,快马赶往蓟县。
……
曲江池,景福宫。
武诗情带着儿女来给武太后请安!
一番官面客套之后!
“诗情,迁都的话,如何处置朕?”武太后看似轻描淡写地道:“蓟县苦寒,朕可不想去。”
武太后的确不想去蓟县,甚至她也不想在长安待了。
她想去扬州居住,年龄大了,想要去气候宜人的江南居住了。
只是她是太后,之前又有那段历史,想要离开好二儿的身边,难度还是有一些的。
臣子如果不放,好二儿也是没有办法的,即使好二儿让她去扬州养老,她过得也不会很舒服的。
武太后就想着先从武诗情的嘴里探探口风。
武诗情笑着道:“陛下不止一次说过,天下之大,太后尽可去得!”
这话李贤的确说过,可武太后并不敢放在心上,万一真的到处蹦跶,被人参一本,那个好二儿正等着找机会收拾自己呢!
武太后不得不小心谨慎。
正所谓人越老越怕死,她现在找到新的生活方式,感到日子过得很有意思。
就想着再活个二十年,看看好二儿的帝国会走到什么样的境界。
如今短短数年,大唐天下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