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秦因法家而灭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汉之强大……”
李贤来到太子上课的地方,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太子讲师的这些话。
没有进去,也没有惊动里面授课和听课的人。
听了一会,李贤就离开了,回到茶室想了一会,吩咐等太子下课了就过来。
李贤还在泡茶思索,李曜来了。
“儿臣拜见父皇!”
“起来,坐!”
“谢父皇!”
李曜在李贤的对面坐了下来。
“此时就咱们父子聊天,不必拘谨!”
李贤夹了一杯茶放在李曜面前的茶桌上。
“是,阿爷!”
李曜进入角色很快。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你怎么看?”
李贤直接开门见山!
“一家独大总不是好事,孩儿觉得不妥!”李曜说道:“只是哪里不妥,孩儿也说不上来。”
李贤缓缓说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其中蕴含着神话皇权、维护皇权统治,必然受到历朝历代的追捧和推崇。
可朕认为,一个国家,一种文明,一个统治者,都需要每日三省吾身厉兵秣马。
都需要海纳百川经常听到不同的意见。
在不同的看法之间不停碰撞和交流,这个国家和文明才能生机勃勃。
一个好的文化,一种好的社会制度,一个良性发展的国家,一定是多元化的。
一家独大必然造成腐朽,百花争鸣才能争相夺艳!”
李贤说完这段话,见李曜陷入沉思中,就说道:“这些,也只是朕现在的见解,你回去后好生琢磨,不必传扬出去。”
“是,儿臣遵旨!”
父皇的话,给李曜造成了巨大的震撼,他离开紫薇城回到东宫,一直陷入到沉思中。
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差距。
李曜拿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前和之后进行对比,分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得失。
父皇的这段话,李曜也没有对任何人提及,只是自个琢磨分析。
李贤也只是给太子输入一个新的观念,也没有将这种观点透露给任何人。
儒家独大已经有千年时间,现在贸然提起可谓是得不偿失。
之前全面推广教育受到的阻力,可就是活生生的前车之鉴。
李贤现在不会莽撞,思想和观念的改变是不可能一蹶而就的。
必须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进行,才能达到水滴石穿的效果。
……
吐蕃使团一个目的都没有达到,灰溜溜地离开了长安城。
沿途驿站,并没有为难吐蕃使节团,该有的待遇一样不会少。
强大高傲充满自信心的唐人,不会那么小肚鸡肠。
而是展现出了应有的大国风范,强者风度。
普通的唐人都如此风范和自信,对比高原上的吐蕃民众,鸠摩可的心里沉甸甸的。
鸠摩可这次回逻些的路线,不是来之前的西海线路,而是西行四川省入高原这条线。
走这条线也得到了大唐朝廷的批准。
从文成公主和亲之后,吐蕃就开始加大对大唐的渗透。
数十年过去了,虽然没有渗透到朝中,但在大唐重要的地方,处处可见吐蕃或明或暗的身影。
使节团来到成都城。
站在这座千年古城里,鸠摩可的双眼中又流露出来贪婪的神色。
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向上任赞普提出建议。
从西域和西海两方牵扯住唐军,而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攻打唐国剑南道,一举攻克成都。
只要占据成都,夺取川蜀,那么就如同一把尖刀插入唐国的腹部。
占据这块富庶的天府之国,那么进可攻退可守,对唐国的战略将完全逆转。
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吐蕃的手里。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