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此地,就是为了上将军心心念念的事情——祭拜家嫂。
百善孝为先之中,孝之一字不止体现在对长辈的孝顺,对于逝者而言,祭拜也属孝道。
自古素来有“大孝三年,忠孝百日,小孝三日”的说法。
前陈有位孝子,老父亲重病十年卧病在床,这位孝子数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后父亲病逝,孝子痛哭流涕,誓要为父亲守孝三年。
期间这位孝子身着粗布麻衣,食不碰酒肉,每日起床必先为父亲念铭词守孝。
后来前陈的陈明帝得知此时,特赐一匾,上书:菽水承欢。
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影响至此,也就愈发注重于对前人的祭拜。
更何况是出自以忠孝闻名的杨家之子,杨延朗十分看重家嫂的祭拜之事,早在来寻钟鸣之前便已经备好祭拜之品。
折腾大半日,等到荒山岗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
日头偏挂西山,荒山岗上寸草不生,清风拂过卷起许些尘埃,荒凉之中带着些阴冷。
这里是乱葬岗,也有些骇人的传闻,有人说起先年前有偷尸人来这里刨坟,碰到过古怪的事情,第二日就被吓疯了。
现在那疯子还经常在各个村头出没,嘴中时常叨念:“荒山岗,有娘娘,穿白衣,会飘荡,捧石盒,找儿郎……”
那群以食尸为生的人,竟然被吓得再也不敢来这里。
至于是否真有鬼神作怪,没人说得清楚,只是大家都奉行宁可信其有的准则,很少再来这片荒山岗。
钟鸣一行人来到荒山岗的坡下纷纷下马,山岗路崎岖,不适合骑马上前,也只能徒步上去。
杨延朗站在山岗之下,向上看,这是个很大的土坡,还算不得是山,一眼望去能看到半截黄土中还有白骨露出,想来是雨水冲刷过后导致。
乱葬岗平时没人拜访,若不是尚有家人在世的,根本没人祭拜。
战争中死的人多,多到许多都是一家人,死后也就被好心人用草席裹起,随便找块地方埋了,有些为了省力气,怕是扔到死人堆里就不会再管。
钟鸣也下了马,对杨延朗说道:“叔父,山路不好走,不如就我们两人前去吧,军骑大动也不方便。”
杨延朗点点头应道:“也好,虎子拿贡品来,你们且留在这里等待,我与钟鸣前往即可。”
于是细鳞骑守在山冈之下,杨延朗手提食盒,钟鸣背了装有香烛黄纸的包裹,叔侄两人徒步向岗上走去。
小路泥泞,颇为难走,这里本来就荒凉,没什么路,说是路其实也只是稍稍平坦。
少年人倒是车轻路熟,他每逢过节都会上山祭拜,也来过许多次了。
算算时日,其实少年人也有小半年没来过,自打年前那疯子从这里跑出去,村中人都传言闹鬼。
过年时本来少年人是打算来祭拜的,可孙老头拦着不让,说是这里不太干净,村中之人先都不要上山了,等今年清明大家举办次大型祭拜,去去污秽之气再来。
两人走过小半个山岗后,少年人微微有些气喘,他的身躯还是太过薄弱。
“这点路程就喘息,钟鸣,你这身体可不行,回头叔父给你弄点鹿血补补,也要早日习些拳脚,强盛健体,大男儿行走江湖,靠的是一人一刀一马,你这人都不行,怎得闯荡四方。”
“叔父说的极是。”
少年人也无法反驳,平日里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好身体。
抹了把头上的汗珠,少年人往前看了看道:“差不多了,叔父,我们快到了。”
钟鸣把母亲的坟墓葬的颇远,已经是后山岗的位置,为得就是防止那群食尸人找到母亲的尸体。
后山岗的景色就变了许多,远处接连片矮木的树林,有些绿色可见,路上的坟墓也少了许多,遍地是刚冒芽的小草。
叔侄二人走了小半个时辰,此时已经是日落西山,夕阳余辉洒落,让这里又多了分凄凉之意。
来到一块大石前,少年人喘息道:“叔父,到了,这就是我娘的坟。”
看到这块大石头杨延朗眉头微蹙没做声,可脸上的神色已经不悦。
我在人间杀神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