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遭受种种奇袭之苦的黄巾军终不堪其扰,为尽可能减少汉军奇袭之害,亦为消夏。
波才认定长社城外四个黄巾军大营仅各留下五千人包围,剩下6万多人被更北林荫平原迁走。
再经常轮调围城部队让整个黄巾军都能维持高度战斗力与斗志。
这一决策获得胡建,何曼,邓毅以及黄巾军其他成员的肯定,毕竟这几天奇袭不断,花样翻新。
大营里黄巾军被它蹂躏得连个好觉也睡不着,加上昼伏夜出,个个精神不振,哪有气力攻城呢?
波才在大营巡视时看到这个架势后,方才作出移营轮值。
此次撤军得到被火热阳光荼毒过的普通黄巾军一致反应,所以动作异常快速,仅仅用半天的时间就安顿下来。
见黄巾军有大刀阔斧之举,早早就去报皇甫嵩和朱儁这两个中郎将了,还有曹操和韩涛。
对敌人连番骚扰,使黄巾军在白日里也毫无斗志地攻城略地,因此守城压力远小于以往皇甫嵩独领军饷,因此大家每讨论军情,亦轻松愉快。
几人正讨论下一步怎样与敌人作战,突然来了军士报告说城外黄巾贼寇大拔营寨向北进发。
韩涛听到这里,首先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太棒了,机会总算到了。”
朱儁听说后,表面上不自然地闪来闪去,但并未开口。
在此期间,遭波才突袭、损兵折将而惨败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朱儁。
此战,给朱儁以沉重打击,朝廷三路大军中,他一开始就和黄巾军相接。
本想来个开门红、讨个好彩、待拔得头筹、上书朝廷、令天下人知其朱儁之能。
不料中波才骄兵之计,小胜利后过度庆祝,最后造成满盘皆输,终于只好采纳了韩涛,退守长社,与皇甫嵩汇合。
韩涛在这段期间一直在用兵,屡屡打击黄巾军斗志,越说越使朱儁不舒服,心里总是在想,一定得打个漂亮仗,翻身仗,才能证明你的实力。
此前,韩涛曾告诉过他们,等到天气热的时候,黄巾军要撤退到北面清凉的地方安营扎寨,即反击时机,他一直在苦盼。
如今终有黄巾军迁营之闻,他已经憋不住了,直接出面大声说:“可算等到这个时候了,子真,快说说,我们该如何用兵,我可早就等不及了。”
韩涛却在这时安慰着他:“朱将军,蛾贼刚刚移营,为防我军偷袭,必定防卫严密,此时不宜出兵,且在静等几日,待敌人松懈了再说。”
朱儁心中虽焦急,却也得承认韩涛说的有道理,唯有强自忍。
韩涛抚安朱儁等,他却不懈怠,每天巡行四门,仔细观察黄巾军布防情况。
日积月累,天气炎热,在长社城外大营中黄巾军部队进一步缩编。
各城门围城部队仅剩三千余人,多数人到北边灌木丛里避暑。
他们把地面上的杂草割掉,覆盖在灌木丛顶,变成简易人造帐篷。
它可以避开炎炎夏日的烘烤,同时它还能到处透风,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人们身处其中不会感到过于炎热。
望着黄巾军所做所为,且看今日之气象,韩涛内心喜悦之余,也有些不安和着急。
黄巾军用长草、树枝搭成灌木丛顶遮荫。
在这种气候中,曝晒数日后,砍倒的草木失水而渐渐枯槁。
按他原打算,这时应该是使用火攻的最佳时期。
黄巾军把营地放在平原附近的木头上,只要一把火加上奇袭就能在一夜之间击溃十万人马。
但是当我真正看到此时出现在我面前时,韩涛心里有些不忍心。
毕竟那是十万的生灵啊,而且其中真正凶恶者寥寥无几。
多为穷苦百姓,正是迫于生活的需要,揭竿而起,参加起义的他们初衷也只是想推翻暴政而已,为自己赢得生路。
若是韩涛此刻真安排了火攻之计,恐怕多数黄巾军会葬身火海。
三国:我曹昂,三国第一护爹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