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卢植,尚书令王允,司隶刺史袁绍,他们共同负责的官吏考核。
“陛下,这是这次考核的结果,我们共同拟定的裁汰名单。”
刘辩看完名单大吃一惊,司隶的七位太守,现在有五人不合格,而且有三人还不是买的管。这样的官吏,刘辩还可以指望他们什么?自己想靠他们治理地方,这根本是痴人说梦?
“陛下,这次考核不合格的官吏实在是太多了,朝廷一时间根本没有办法补齐这些空缺。”
王允试探性地问道:“陛下,朝廷是否要调整一下考核的标准?对于德行尚可、但才能不足的官吏,是否可以网开一面?命令他们继续做官。”
这要是全给免官,且不说他们会不会闹事?朝廷哪里找两三百德才兼备的人补空缺呢?
“尚书令,朝廷对于官员考核的标准,是诸位一起商议的,大家凭心而论的话,这对官员的要求不算高的。朕甚至不指望他们可以做出什么政绩,只是要他们不许祸害百姓,可以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
这样的标准,他们还不合格,朕如果继续任用他们,对朝廷自然一时没什么影响,但是他们治下的百姓可每一天都是水深火热了,诸位愿意看见吗?”
这些不合格的官吏,刘辩已经决心要尽数罢免。
“陛下,这一时裁撤这么多官员,臣恐会引发朝局动荡?”
“卢尚书,你多虑了,朝廷这次裁汰的官吏,他们一不涉兵,二没有民心可以依靠,他们就是想要给朝廷惹什么麻烦,他们都是有心无力。
如果他们在朝廷中有什么靠山的话,这或许会有些麻烦?你说是吧?司隶袁绍刺史。”
司隶各郡县的官吏,确实有不少是他袁家的门生故吏,这一下要全部给罢官免职,他已经不知有多少官吏请求自己网开一面了。
他有什么办法?尚书令王允、中书令卢植,他们两个人根本没有松口的意思,因为这个事,袁术没少说他是忘恩负义,用袁家的人马讨皇帝的欢心。
“陛下,臣以为不管他们有什么靠山,这次该罢官的一定要罢官,可以向百姓显示朝廷治理地方的决心。”
“本初,你说的这个话,朕再问你一句,如果朝中有人求情的话,朕应该怎么做?”
“陛下,若有人求情,他们势必和贪官污吏有所勾结,朝廷可以命廷尉查办,若是查有实据,则严加惩处。”
“本初,朕与你的想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你这次做的可以,朕看袁家的眼光确实可以,他们这次选你,是你确实比河南尹袁术更配这司隶刺史。”
刘辩自然是一有机会,他就用言语分化一下,自己要加速袁绍与袁术他们不合的速度。
“陛下缪赞,这主要是王尚书与卢尚书的功劳,臣只是做了一些辅助的工作而已。”
这倒不是谦虚,刘辩为了防止袁绍徇私舞弊,专门要两人多注意一点,尤其是袁家推荐为官的人。
“这罢免的事情无需再议,他们要是老实本分交官走人,朕则不深究他们的罪行。”
毕竟是自己老爹给人家卖的官,现在自己不退钱还要收官,确实有些不太讲道理,所以刘辩没有追究责任,算是给他们一条生路。
“如果谁想要闹事的话,大将军的兵马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这正是试一下我汉军兵锋的好机会。”
只要没有朝廷重臣出面联络勾结,他们那些买官做的世家子弟和商人,哪里会有勇气和朝廷对抗?
“陛下,朝廷决心要罢免他们,这具体要如何补缺?”
王允有些头疼,他们尚书令哪里找几百号人,而且还是有德有才、勤勉政事、奉公守法的人。
“王尚书,你不要心急,朕看朝廷的各个府衙不是有的属官无事可做吗?
尚书台可以考核他们的能力,如果各方面符合标准的话,可以命他们前往地方任职,朕给他们机会感受一下我大汉郡县百姓们如何生活,这肯定对他们的成长会有所帮助。”
穿越东汉做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