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摞竹板最上一块,正是刻着《大诰二字。
而且看这形制,当是太祖建国后,送往各地的原始第一批。
“你们不是贼军派来的?”
老者愣了愣,没有回答反而又问了一个问题。
“你这老痴,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哪里那么多……”
“小河!”
吕含霜呵斥了一句,然后看向老者,表情温和道:“老人家,我们刚刚到达此地,为寻我家老爷而来,并不是你说的什么贼军。”
“这样么……好吧,老汉错怪了。”
老者松了口气,重新将地上的竹板背起,“老爷猜的没错,小老儿正是打算进京告御状。”
“老人家可知道,已经很多年没有过告御状的事儿了?”
吕含霜有些欲言又止。
“老汉知道啊,村正都跟老汉说了。”
老者并不觉得意外,反而紧了肩上的麻绳,笑道:“但总得试试啊,娃儿不能白死。”
“这……”
吕含霜张了张口。
庆太祖登记后,为维护统治,将“官民过犯”典型桉例辑录成帙,颁行天下。
其中明文规定,无论是贫贱富贵,白身官身,只要有被迫害之实,或有冤屈在身,都可携《大诰进京告状。
《大诰便是路引,见携此物进京告状者一律放行无阻,谁若阻拦,全家处死。
只可惜,初心是好的,后续的发展却不那么美好。
太祖死后,常有刁诈之徒身背《大诰,大模大样地走进各个衙门,凌辱官吏,欺侮良善百姓,而无数的地方官吏又畏于‘全家处死’的下场,不敢进行任何阻拦。
最离谱的甚至发展到,内阁大臣告老还乡却被地痞无赖讹诈欺辱的情况。
所以不出所料的,这条特殊的政策被废止了。
当然,不是明着废止,毕竟是祖制。
方法也不复杂。
皇帝安排一个人假装带着大诰告御状,然后当着百官的面将那人斥责一顿,以‘冲撞御驾’为由下了大狱,百官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其中深意。
后来再有此行者,尽皆都是地方处理了,再没有过一次成功的桉例。
深吸一口气,吕含霜继续问道:“老人家,你说你的孩子惨死,还有那个贼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否告知我们,或许我们能帮上些什么。”
“娃儿……”
老者的情绪低落了一些,叹口气道:“从很多年前就是这样了,那天雄军的恶人经常会去十里八乡抓些青壮,有运气好的带着伤回来,几个月下不了地,运气不好的直接就杀了头……”
天雄军?!
吕含霜跟秋荷对视一眼,同时看到了彼此的惊骇。
“不是,我说老人家,天雄军不是在抵抗大虞的军队,保护你们的吗?他们为什么会抓庆人呢?”
秋荷打断老者,不解的问道。
“我一个庄稼汉哪知道,听里正说,这叫什么杀…杀良冒功。”
老者解释完,突然悲愤起来:“往年还好,一年也死不了几个人,可前阵子听说那贼军换了个头头,一来就杀红了眼,到现在各村各乡,已经被杀了几万颗头了……”
儒道赘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