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年了,他还真就啥事也没干,躲在王府吃了两年的珍馐美味。
美其名曰:韬光养晦。
其实,他除了是个货真价实的吃货外,一直在融合原主的记忆,掌握他所拥有的学识与技能。
“两年了,也该出去透透气了,都快憋死了。”
他是吃腻了,也突破了宅男生涯的最高纪录。
高规格、长时间的宅,作为资深宅男的他,着实也是受不了的。
听了李东阳的话,他顿时来了精神,不安分的心活络起来,想搞事情了。
萧绍瑜拿捏着原主的风格,乌眉深锁,没有半点畏惧与犹豫。
“东阳先生,本王的性子你还不清楚么?
若是争功邀宠,本王可以退避三舍,甘居人后。
然淮水泛滥,事关南岸数十万百姓的生死,本王却无法视若无睹。”
李东阳苦笑摇头,轻轻一叹:“就是深知殿下的性子,我才要劝谏的呀。”
他同样知道,一旦萧绍瑜打定了主意,是很难更改初衷的,遂再无相劝之意。
“也罢,我甘愿辅佐于殿下,不正是看重他这份心怀黎庶的宽仁之心么?”
李东阳想起初衷,心中涌过一股暖流,热血升华,心力骤增,他释然了。
“若是非要入局,下官请殿下切莫表现得过于积极,适得其反不说,还易招人猜忌。”
萧绍瑜心怀黎庶不假,却亦非无智之人,他清楚李东阳略去的弦外之音。
“低调做事嘛,不作死就不会死,是吧?”
估摸朝会的时间差不多了,他给了李东阳一个了然的眼神,便起身出府。
梁宫文德殿内,诸王百官分班站立,彼此之间寒暄着,以待梁帝。
“九弟,济阴之事,听说了吧?”
萧绍瑜身前的太子萧绍琰,身未转,而低声至。
对于自己这个与世无争,又恪守臣道的九弟,他是有意拉拢的。
深层次的原因是:在门第观念融入血脉的南梁,母族已非上品门阀的萧绍瑜,注定与皇位无缘。
既然毫无威胁,便可放心拉拢,多一分羽翼也是好的,聊胜于无。
他不愿意看到的是,萧绍瑜被其他皇位有力争夺者拉拢了去,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对于拉拢,太子有着十足的自信。
以其当朝太子之尊,折节下交,即使是郡王,亦必趋之若鹜。
“略有耳闻。”
萧绍瑜执礼甚恭,谦虚回道。
太子很满意他的态度,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沈贺与本宫有些渊源。”
闻言,萧绍瑜的内心忽觉一沉,警惕起来。
“敲打我呢?”
“陛下驾到!”
就在他措辞之际,内廷宫人特有的尖细嗓音传来,令明堂之内瞬间肃穆。
诸王百官皆端正身姿,垂手而立。
只见步伐稍显老迈,精神却仍矍铄的梁帝萧鸿裕,缓步登上玉阶,落座龙椅。
久居九重的帝王气质与威严,不受岁月侵蚀,历久弥新。
诸王百官依礼叩拜,山呼万岁。
待起身之后,太子当仁不让,出班陈奏。
“陛下,臣请按旧例赈济济阴郡受洪灾之百姓,以昭陛下之仁德。”
淮水泛滥几乎年年如是,昨日又有集书省递报的济阴太守沈贺的折子,故梁帝龙颜淡定,并无异色。
而作为国之储君的太子,心忧苍生,胸怀宏远,则令其老怀甚慰。
久居帝位的梁帝,眼界自然要高人一等。
得门阀士族之心者,可得天下,这不假,他自己就是这样登位的。
然民心所向,则是制衡门阀士族的有力手段。
只要牢牢掌握这股力量,便能震慑门阀士族,令其不敢造次。
深具帝王之术的梁帝,自然熟知轻重,这也是他满意太子所奏的内在原因。
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