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将军,此言差矣。如今叛军势头正盛,而崔乾祐也是沙场宿将,更何况安禄山狡诈阴险,岂会毫无防备?这定然是叛军的诱敌之计,大帅万万可中计。”步兵主管李承光反驳道。
“你难道要抗旨吗?”王思礼大声喝道。
李承光轻蔑的一笑:“难道你忘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况且还是乱命。”
哥舒翰止住二人的争吵,向御史中丞田良邱问道:“田大人,以为如何呢?”
田良邱素来不懂军事,且怯敌畏战,便轻声说道:“大帅,我以为李将军之言有理。安禄山阴险狡诈,不可轻敌,此番怕是安禄山的诱敌之策。”
哥舒翰闻言,亦是不住点头,乃问道:“只是圣旨已下,当作何区处?”
“属下以为,大帅当再上条陈,将其中厉害说明清楚。皇帝英明睿智,自然知道大帅的难处。”田良邱说道。
“田大人所言极是,我这就给皇帝上表章。”哥舒翰急忙说道。
“尽是些无胆鼠辈。”王思礼冷笑一声,走了出去。
哥舒翰闻言,眼神间划过一道寒芒。
李隆基手里拿着哥舒翰的条陈,眼神异常的阴沉。
“安禄山用兵已久,且阴险狡诈,此等情形岂能毫无防备。臣以为这定然是贼军想要以羸弱之师诱我出兵,然后再予以伏击。若是我贸然出兵,定然中了他的计谋。叛军乃是远道而来,自然力求速战。而官军可以据险而守,以当贼兵,何必以我之弱,而对敌之强?此乃是兵家之大忌。如今天下各道征兵剿叛,多未到达,不如暂代片刻,据险而守,且等待天下之兵汇集,到那时贼兵进图无望,必生内乱,且再出兵,当是一举而功成。”
“诸位以为如何?”李隆基面色阴沉的问道。
“回陛下。如今有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条陈。”韦见素说道。
“他们要说什么?”
“他们言称,潼关当以据守,不宜轻出。”
李隆基闻言,原本的恼火,登时熄了下来。
他对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颇为信服,今日听见两人的条陈,自是心怀犹豫。
杨国忠见状,便急忙上前奏道:“陛下,如今哥舒翰拥兵二十万,正可谓是兵多将广,就算是不能收复洛阳,也应当收复陕郡,难道我二十万官军,见四五千贼兵,都畏如蛇蝎么?若今日不出,明日不战,劳师费财,坐待贼敝,臣恐贼势反将日盛,官军内乱必生,到那时候怕是长安危矣。”
其后便有郑昂、窦华等人,接连上书鼓动出兵。
李隆基最终还是被其蛊惑,派出使臣催促哥舒翰出兵。
他竟然一日之内,派出了三个使臣。
哥舒翰接到圣旨,还没有将使臣送走,便又听到使臣前来传旨。
哥舒翰将诸位将领全都召集起来,无奈的说道:“如今皇帝已下三道圣旨,此番出兵乃是势在必行了。诸位可有什么计策?”
王思礼乃是上前说道:“如今贼兵不过五千,末将愿意率领一万士卒,前往剿灭贼众。”
“王将军,万一这是叛军的诱敌之策,又该如何处置?”李承光问道。
“李将军向来值宿宫廷,想必是被叛军吓破了胆子。”王思礼嘲笑道,“若是诱敌之策,一应罪过便由我承担。”
哥舒翰轻咳了一声,缓缓说道:“我乃是大帅,岂有你承担的地步?”
“末将失言,请大帅责罚。”
哥舒翰摆了摆手:“如今当是寻个万全之策。潼关事关长安安危,不可不谨慎。”
田良邱说道:“大帅,我有一言,不知是否可行。”
哥舒翰闻言大喜,忙问道:“田大人有何计策?”
“大帅,如今出兵已是势在必行,而潼关又不可不慎重。属下以为,可派王将军领五万士卒前往出战,命李将军领五万士卒督守城池,着庞忠领十万士卒接应。若是叛军有诈,可即刻退回潼关据守。”
哥舒翰喜道:“田大人此计甚妙。”
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