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师心情很好:“虽然如此,但林校长对他期望很高,松懈不得。”又微笑着说:“周晓洁第一次测验考的不错,学校也很重视。”
蒋丹听韩老师这么说,心中高兴,笑着说:“晓洁这孩子,平时学习蛮自觉的,就是性子有点孤傲,韩老师,还请您多多督促,最好向那个苏一铭同学多请教请教。”
这时,高二(1)班全班同学都领了零食往下走了,韩老师说:“蒋阿姨,我们先出发了,谢谢你和周叔叔对同学们的照顾。”
由于新街车站旁边今天会市,湖山老街今年国庆买卖客商分流了不少,虽然还很热闹,但没有了往年的熙熙攘攘。
湖山老街呈东西走向,今天高二(1)班同学秋游,是从校前那条湖边路过来,直到底正好是老街的西面开端湖心亭。
湖心亭有一个传说,某年某月某日,湖边岸坎上某户周姓人家的一位美丽姑娘,拿着木制提桶在湖边洗衣服,边洗边欢唱着山歌。
忽然刚刚清朗的天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阵大雨倾盆而下,姑娘提桶慌忙往上逃,哪知雨大桶重路滑,一脚不小心滑下岩坎,正遇洪水往下冲来,姑娘连人带桶被冲到湖中。
这时湖岸的岩石路上经过一个年轻的挑货郎,全身雨水,正巧看见那姑娘跌下岩石被洪水冲走的瞬间,他“啪”地丢下箩筐,纵身跳下溪湖。
后来姑娘得救了,而后生郎再也没上来。
姑娘哭的伤心,而后生郎的尸身一直没找到,后生的家人也一直没找到这里。
大家看姑娘天天在湖边啼哭,心中也被哭的恻然,一边叹息着后生郎一边编着话说:“姑娘,你不用再这么伤心,那后生是天上玉帝差来搭救你的,否则,你看这么多天了,湖水也退了,怎么一直找不到后生的尸身,一定上天复旨去了。”
再往后,姑娘清理了后生郎的行挑,里面有剔头刀、竹篮、瓷碗、锡具等货物。
姑娘开起了日货店,没有再出嫁。
七、八年过去,姑娘开店赚了一笔钱,就在她掉下去的湖岸上建了这座亭。
起先,亭叫寄心亭,一个秀才书生说寄心二字太俗,就站在亭中看着湖水想了半天,最后想出湖心亭三字。
说湖心亭这名称既代表这条湖中心在这里,又寄托着姑娘的一生刻骨情思。
时间过了三、四十年,姑娘渐渐老了,有一天终于思念化蝶而去,就葬在亭对岸的山上,隔河而望。
久而久之,湖心亭也成了纯真爱情的象征,很多结婚前的青年恋人都会选择到此一游,许下海誓山盟: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执手天涯长相厮守。
为了纪念姑娘与那位后生,周边周姓和郑姓的先人先后挑选吉日搬到这里,建起了房屋,这条街渐渐的兴旺起来。
从湖心亭沿街向东,老街两旁大都是青砖黛瓦的二层木质小楼房,鳞次栉比,屋檐飞翘,二层楼窗与楼下门面油漆已多有剥落。
老街有600多米,街面铺青石,宽3至4.5米,楼下大都开着店铺,糖果店、锡店、打铁店、碗店、竹店、棉店、打中药店、剔头店、洋油店等,由于店铺旺货源足,七、八十年代一度成为瑞凤县西部山区及周边邻县的集散中心交易点,一片繁荣景象。
苏一铭他们经过中药店时,店里面柜台外边站着好几个中年妇女,柜里里边有二位三十来岁的青年夫妇在忙碌着拿药包封,靠里的一张竹椅上坐着一位头发银白的六十来岁奶奶。
突然,周晓洁用肘膀碰了下苏一铭的手说:“等我一下。”
然后她跑进中药店里面,喊道:“奶奶,二叔二婶!”
坐在竹椅上的那位奶奶站起来眉欢眼笑道:“是我的囡儿,晓洁啊。”
周晓洁看了看站在店外面等她的苏一铭、林依曦、陈妍芳,一只手拿着小旗子一只手抚着奶奶的肩膀,口中撒娇道:“奶奶,我大了。”
柜里里边的那青年妇女笑着:“婆婆,晓洁怕害羞了,外面有她的同学站着。”
重生于1983年时代洪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