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改革的是秦国的体制,帝制自然不变,但皇帝以下可谓是大变样,主体为三省八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八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财部。
八部归属于尚书省,但只是统称,归皇帝直辖,为执行机构,没有左仆射,右仆射,方便中央集权。
中书省和门下省跟历史上的区别不大。
设枢密院,监察院,与三省平级,直接对皇帝负责。
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与兵部分权管理军队的各项事宜,类似于明朝的五军都督府。
值得一提是枢密院下成立了秦国的最高军事学府。
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负责军队的思想工作,灌输忠君爱国,国家民族,爱民护民之类的概念。
以后军队中将会增设相应的位置,负责中下级军官的思想工作。
设翰林院,法治院,太医院,科研院,宗亲府,詹师府,与八部平级,直接对皇帝负责。
罗网卫拆分,变成监管江湖的衙门,其他职能并入影密卫,相应人手资料移交。
地方上实行的是明朝的体制,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
只不过比起明朝实行得更为彻底,不仅仅是郡一级,还深入到了县乡一级,都是三权分立。
体制改变之后试行了半年,根据现实需要修修补补,等到适应之后秦国才开始改革。
当然适应的时间不会浪费,而是在做一些准备工作。
这些改革包括但不限于:书同文,车同轨,度同衡,口同音,币同源……
口同音不是要消灭地方方言,而是推行官话,想要进入体制必须会官话。
等到时机成熟,还会推行纸币。
动用诸子百家与广大群众的智慧研究优质的粮食,水果,蔬菜。
土地问题为国有私有并存,所有权,使用权分开。
陆续开放更多的上升通道,不仅仅是学宫科考和军中,百工百业各有上升通道,没有什么士农工商的划分。
鼓励生育,废除奴隶制度,殉葬制度,火耗归公,摊丁入亩,不分阶层一体纳粮税纳税等等。
一个国家涉及到政策实在太多太多,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调整,一时间难以说完……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总而言之统一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各种改革途中都会遭遇各种困难,有的困难想象得到,有的困难想象不到,也肯定会流血。
但不管遇到何种困难,有嬴政坐镇把关,有成蟜,李斯,韩非等各种能臣的建议,有千千万万心向秦国的能臣干吏。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huanyuanapp. 】
更有无数渴望和平,安康,富足的千千万万百姓,最终都度过去了。
十二年的时间,十二年内成蟜都没有离开咸阳一部,一直尽心帮助嬴政治理好秦国。
十二年的时间,秦国已经蜕变成了真正的大秦帝国,不仅仅是军力的强横,而是全方位的强横!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秦帝国只会越来越强悍,直到巅峰。
至于巅峰后的衰落,那就不是人能够决定的了。
盛极而衰,这是自然规律,无可改变,成蟜想要的只是让这个过程尽可能的延缓!
十二年的休养生息后,大秦帝国的扩张正式开始了。
扩张顺序先是草原,再是百越,最后是向东西扩张。
为了避免帝国内耗,为了避免嬴政丢失了目标,成蟜用三年的时间布局,顺理成章的将类似地球仪的玩意暴露在嬴政以及秦国勋贵百官的视野中。
可以预见嬴政有生之年不会缺少目标了。
另外成蟜在暗中引导着民间百姓的开拓精神,一夜暴富自然是最好的手段。
秦时:一人之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