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可能弃用法家,我跟兄长一样也推崇以法治国。”
“既然韩非的法太过极端,专制,粗暴,那么就引入其他学说中和一下,比如儒家。”
“儒家中的有些说法,我不喜欢。”嬴政眼中露出一丝厌恶之色道。
“不喜欢的说法舍弃便是,只采用喜欢的说法,我们的目的是将秦法更加中庸,民主,温和,尽量做到以民为本。”
“除了儒家,其他学派的学说有利于秦国的也可以采用。”
成嶠可不是哪家学派的信徒,因此说得相当轻松。
“那不成大杂烩了?”嬴政笑道。
“这是兼容并包,法永远都是秦国的树根主干,其他的皆是枝干树叶,根本不变,本质就不变。”
“再说是大杂烩又如何?”
“只要有利于秦国就好了。”
成嶠可不会整什么儒皮法骨,说是儒皮法骨,但却是以孝治天下,以宗法治天下,宗法跟真正的律法不是一回事。
真正的法治是绝不会允许宗法出现的,更别说宗法凌驾于国法之上了。
“是啊,只要有利于秦国就好了,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
嬴政轻松一笑,他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秦国能有今天,就是靠靠什么有利于秦国就用,从不讲究什么。
“修改律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事情,等到那一天,我认为不但要请各家学派,朝臣参与,还要邀请各种身份,各个地方的人参与。”
“只有这样的律法才可能符合实际,而且就算律法修改了,以后也可以根据现实情况改变。”
“王兄英明!”成嶠真心实意赞叹道。
嬴政的意思就是让社会上各阶层,各地方的参与进来,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不能脑袋一拍就整条律法出来,否则在某些地方很可能水土不服,以后乃至后世都可以根据现实情况修改律法,绝对没有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废的说法。
九州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不可废的制度,比如土地制度,从古至今都在换,历朝历代除了短命的王朝,土地制度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祖宗之法不可废的说法,有的人是真的固执认为不可废,有些人则是因为一旦废除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拿来做挡箭牌,后者显然占大多数。
嬴政看出了成嶠的称赞是真心实意的,便笑了起来,心中压力不由得小了很多。
成嶠的各种奇思妙想一直让他挺有压力的,只是他一直没有明显表现出来,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拿去读书除了真的喜欢读书,治国需要,也有压力在后面督促着的原因。
他这个继承了秦王之位的兄长,总不能比小弟差吧?
“小弟,我记得你之前说的是初步的盛世,意思是还有更高一层的盛世?”
“自然有,但初步层次就很难了,高一级也许用尽毕生精力也做不到,至于终极盛世也许几百年后都做不到。”
嬴政心中的好奇被勾出来,很想知道后两级的盛世是什么,要挑就挑不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显示出他的雄才大略1
“终极盛世是什么?”
“别问了,终究盛世我们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成嶠越不说越让嬴政好奇,嬴政也不说话,怔怔的盯着成嶠。
成嶠被盯得没有办法,只能透露出一点让嬴政死心。
“终极盛世的条件之一人人有书读,有希望做到吗?”
嬴政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
当今天下读书人,不,把稍微识一点字的人加起来估计也没有百分之一,这让人人有书读实在不可能。
于是,嬴政只能退而求次道:“高级盛世呢?”
“还是八个字。”
“再卖关子,为兄要生气了。”
“军强,民富,国强,神旺。”
成嶠闻言立即吐露出自己心中的高级盛世。
“为兄听说的都是国富民强,为何调换过来了?”
“还有神旺是什么意思?”嬴政疑惑的问道。
秦时:一人之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