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以力破巧的表现,在绝对的实力下,任何精妙的剑法都是枉然。
独孤求败在步入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过程,经历了利剑无意的青涩生硬,再到软剑无常的出奇制胜。
这时候的独孤求败,不再以“利剑”和“无常”取胜,而是转为以自身的深厚内功来取胜。
初出茅庐的时候,独孤求败当然不能在内力与人争雄,必从执剑的锋利下苦功夫。
后到了三十岁时,他懂得了用讲求剑式的变化,即无常来取胜对手。
而到了四十岁时,独孤求败开始不惑,开始稳重,在武道也趋向于绝对的实力。
加自身的内功修为皆已来了,自然得打破先前的为人处世哲学,寻求新人生的格局--“大巧不工”的境界。
正所谓一力降十会,这便是独孤求败的重剑无锋期。
第四行字是:“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时候的独孤求败已经到了寻求天命的年龄。
他所追求的不仅是剑术的境界,还有禅的境界,更是哲学的境界。
当人在取得一定的江湖地位时,甚至打遍天下无敌手之后,独孤求败的敌人不再是外在的敌人,而他自己。
他若想再进入人生的更高境界,就必须学会突破自己。
(ps:第四更,求下收藏啊!)
武侠玄幻之崩玉系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