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走着,突然一个小孩冲过来,叫道:“官家,官家……”
“无需紧张。”赵昰止住了抽刀在手的禁卫,说道:“岂有以孺子刺杀王驾者,且近来说话。”
杨亮节便安排人把那孩子带到了近前,却没忘记左右安排了刀手警戒。
“官家。”那孩子到了近前,噗通跪地磕了几个头,才问道:“官家可是要南下?”
赵昰回道:“我回转江心寺乃是安排军务,非是为了潜逃。”
“可是城内人都说官家必然要跑。”小孩子说道。
“此乃谣言,明早不攻自破。”赵昰说道:“且宽心,若朕弃军民,军民自可弃我而去。”
“官家可敢发誓……”
“大胆!”杨亮节怒喝:“驾前如此放肆,定然心怀叵测,左右,与我拿下!”
“无妨。”赵昰抬手制止了禁卫,说道:“誓言若可信,忽必烈何至于灭我国祚?且看朕之动向罢。”
说完,示意继续前行。
杨亮节说道:“陛下,此事必有蹊跷,当拿下详加审查。”
“罢了,目下人心惶恐,不宜增加动乱。”赵昰说道。
六七岁的孩子自然不可能自己跑来问话,肯定是受人指使,或许是随行军民、或许是本地官绅、甚至可能是蒙古细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赵昰已经打定主意留在温州了,哪怕忽必烈亲自来问也是这个答案,根本就不怕有人借此做文章。
回到江心寺,杨氏已经备好了饭菜,赵昰一边吃一边想着怎么劝杨氏南下。
这件事不好交给大臣办,只能自己来。
母子连心,看赵昰神思不属,杨氏问道:“大哥有话但说。”
赵昰心一横,说道:“孩儿请娘娘带三郎前往福州监国,若事不可为,退往流求保存赵氏香火。”
杨氏给赵昰夹了筷鱼腹,说道:“由诸位相公护着三郎去便是,为娘只要守着你,死亦何惧?”
赵昰道:“母亲不去听政,若有佞臣挟三郎登基如何?”
杨氏笑骂:“痴儿,此等事岂是深宫妇人可挡?”
赵昰挠了挠头,不说话了。
自古儿子抛弃娘的不少见,让做娘的抛弃儿子,确实是少见,赵昰也不知道怎么劝说杨氏先去福州。
而赵昺懵懵懂懂地,一会看大哥,一会看大娘娘,突然说道:“我也要守着大哥。”
“好,守着大哥,看大哥给你造个清平世界出来!”赵昰哈哈大笑。
挽宋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