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之所以衰惫,和孙策有着很大的关系!
本来陆康这些地头蛇将庐江等地治理的不错,结果孙策一个飞龙骑脸,重新将淮南带入泥泞不堪的战争深渊当中。
这期间,不止是陆逊有很多族人死了,蒋济也有不少好友乃至亲卷丧命!
这个仇,蒋济也一直记着呢!
说到孙氏,蒋济好像想到什么:“恨昔日陈元龙想要渡江收复江东的大计不成,不然我等何须防备孙氏?”
别看孙策好像打遍江东无敌手,其实他在前任广陵太守陈登手里吃了不少瘪。
陈登和臧霸一样,都是被曹操委任为看护徐州的士人,具有相当高的自主权。不但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属官,还能在广陵养兵,用以抵抗外敌。
但正因为其自由权高的有点离谱,孙策也不怕攻打陈登而惹恼曹操,便将广陵选为了自己的攻取目标。
先是在建安四年,孙策攻下皖城后,立即主动向陈登部发难,派大军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结果在陈登亲自擂鼓助威下,广陵守军直接击破了十倍于自己的孙策军。
后来孙策又派自己的弟弟孙权率大军攻广陵,陈登一边命自己的功曹陈矫前往许昌救援,一边又暗中命人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等到孙权大军经过后就点燃柴草,吓的江东士卒以为曹操援兵到来,慌乱中被陈登亲自率领大军冲散……
在这次胜利后,陈登湖海豪气尽显,想要领兵直取江东,恢复扬州建制。
只是可惜曹操当时还在官渡和袁绍对峙呢,无力开辟第二战场,陈登见状也就只能作罢,给了孙氏发展的机会。
然后就是这样一位惊才艳艳的奇男子,却在不久前病逝。这让生活在淮南,一直敬仰陈登的蒋济颇有些惋惜。
“若陈元龙坐镇广陵,子扬坐镇庐江,我与刘刺史经营九江,这江北必然是固若金汤!”
何晏对于陈登的死也是有些惋惜:“此等豪杰英年早逝确实令人遗憾。”
“但往昔不可追忆,我等还是要继承陈元龙护卫百姓的心愿,不让战火再烧到淮南境内。”
陈登的死以及广陵郡的丢失绝对是曹操的一次重大损失。
不过若是想想曹操在官渡之战的窘迫,倒也没人会去责怪他。
现在何晏新收庐江,多少也算是弥补了一些丢失广陵郡的劣势,让这淮南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防备孙氏。
“这庐江与九江连起来有着三层天然的防护链。”
“第一层就是与江东共享的长江。”
“第二层则是合肥、皖县、巢县这三座城邑连起来的水道。”
“第三层便是合肥背后的寿春。”
何晏给出了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又是这第二层防线。”
“若是能将皖水与淮河联通,并在巢湖内养上一支水师,控制淮南水道,孙氏以后想从水路进攻可就难了。”
“再加上合肥居高临下的俯视南方,城高墙坚,绝对能让敌军无所遁形!”
“另外……”
何晏命人取来舆图,向蒋济指出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
“此地是控制长江进入巢湖的要冲!子通加入在此地修上一座坞堡,必定能令江东士卒不敢北进一步!”
这里其实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濡须口。
只要将濡须口给死死卡住,不让长江上的船只进入巢湖,那以后孙权估计这辈子都别想见到合肥了……
如此,也算是何晏为孙权献嫂之恩的报酬,让他不至于再和后世一样留下“孙十万”的名号。
蒋济看着何晏指出的几处防线,也是连连称赞起来:“这般的布局确实不错!”
“想不到慎侯不但是有阵前为将的本事,还有着背后为帅的才能,与慎侯比起来,我等都好像是一堆庸才了。”
蒋济自己也算少年得志,但是与何晏比起来却依旧难以望其项背。
以何晏此次的战绩,估计要在江淮一带流传许久了。
“子通谬赞了。”
谁爹不是曹操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