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封妃,林如海虽然官职官阶,未得升迁,不过却因为多一层外戚的关系,更得永昭帝信赖。
并且,林如海的出身,也不比王子腾低,王家在开国之初,只是一个县伯,林家则和史家一样,都是列侯。
所以,林如海现在在朝中,有取代王子腾,成为“贾史王薛”四家代言人的趋势。
尤其是,王子腾官职虽高,却外任在九边,而林如海则在京中,身处朝廷的权力核心。
王家面对这种态势,感受到了一些危机,如今正在积极斡旋,想要让王子腾调入京中,就算不能入兵部,至少也得进五军都督府,跻身朝廷权力核心,不能继续游离在外。
而在联姻方面,王家对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显得更加急切了。
王子朋已经给王夫人、薛母来了数封书信,着重强调此事。
只是,贾母仍在,王夫人虽然是贾宝玉的生母,但是在贾宝玉的婚事上,却没什么决定权;再加上贾政外任武定府,他不在京中,贾宝玉的婚事也无从谈起。
所以,即便贾元春归省之日,面见过众姐妹,对贾宝玉的婚事,也意属薛宝钗,但是此事却仍然迟迟难以确定。
薛母之前,对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缘”,也是持积极态度的,所以才配合王家,给薛宝钗搞出一个同样刻有铭文的金锁。
不过在薛蟠一番谋划,让薛家声势大振,薛母在此事的态度上,便有了一些转变。
再加上薛宝钗的年纪,要比贾宝玉大两岁,现在已经及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金玉良缘”迟迟难以敲定,贾宝玉能多等几年,薛宝钗可空耗不起。
所以此前,薛母才托王夫人、王熙凤,为薛宝钗相看人家,其实也是为了给王夫人、王家施加压力,表明薛家在此事上的态度。
若是王家仍然想要促成“金玉良缘”,必须要尽快把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事定下来!
不然的话,薛家就要为薛宝钗另行婚配了。
关于此事,薛母没有和薛蟠谈论过,一来是薛蟠在进京之前,表现出来的行径,不像是能支撑家业的,跟他说了也没用;二则是薛蟠进京之后,捐官谋缺为官,忙得脚不沾地,薛母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现在薛蟠问起此事,薛母倒也没有隐瞒,把王家的谋算,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按照常理,在薛父早亡的情况下,薛宝钗的婚事,薛蟠作为长兄,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对薛母而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薛父早亡的情况下,有关薛家的大事,也要尊重薛蟠这个儿子的意见。
尤其是在薛蟠已经表现出能够支撑家业的能力的情况下,有关薛宝钗的婚事,他几乎是能做主的。
之前就已经有所猜测,现在从薛母的口中,确定了王家的谋算,薛蟠不禁冷笑连连。
王家当真是好算计,是铁了心要把荣国府吃干抹净,接连把自家两个女人嫁入荣国府,犹不知足,还想把薛家也拉进来,再给他们的谋划,增加一道保险。
若是薛宝钗和贾宝玉婚事成了,那么荣国府第四代,长房二房的两个嫡子,娶的就都是流着王家血脉的女子。
如此一来,到了荣国府第五代,王家血脉的占比,都将过半了。
薛家若是按照《红楼梦文本的走向,薛蟠依然不成器,那么让薛宝钗嫁给贾宝玉,由此攀上荣国府这颗虽然已经中空,但是表面上看依然枝繁叶茂的大树,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现在,薛蟠两世为人,已经扭转了自己的既定命运,跻身官场,潜心经营,积累了不少功绩人脉,前程远大。
不再需要攀附贾家。
自然也不想要继续为王家做嫁衣。
甚至在薛蟠看来,像王家这样损人利己的自私行径,不仅不能牵涉其中,反倒要尽量远离。
王家现在虽然有王子腾这个头面人物,但是对薛蟠而言,不仅不会成为官场助力,反倒会阻碍薛蟠的官场升迁,成为薛蟠的负累。
红楼之薛霸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