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笑道,“姨丈,像你我这样身为臣子,想要用心做事,哪有不开罪人的?不遭人妒是庸才!御史想弹劾就随他去,该做的事,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贾政叹道,“文龙,你有这番心气儿,是好事!你现在年轻,正是做事的时候,我也不多劝你了,我虽然职低官小,但我贾府,在朝中也有一些人脉关系,总能护得你平安的。”
薛蟠笑道,“那小侄就先行谢过姨丈的一片关爱之心了!”
贾政摆手道,“都是自家人,不用这般客套。”
说话间,三人已经出了皇城,薛蟠说道,“姨丈还要去工部做衙麽?”
贾政说道,“这是自然!济桓兄,文龙,你们也要往崇文门去,咱们就此别过,等散衙了再聚吧。”
薛蟠说道,“姨丈且慢,小侄这里有点事情,要与姨丈禀报。”
扭头对韩涛说道,“大人,您先请回衙,下官有些事务,就不随大人一同过去了。”
韩涛摆手道,“文龙请自便。”又向贾政供了供手,说了一句,“存周兄,老夫先行一步。”然后钻进官轿,晃晃悠悠地往崇文门去了。
贾政这才开口问道,“文龙,你有何事?”
薛蟠说道,“小侄在城外西山脚下,新开了几个厂子,请姨丈代表工部上官,前去视察视察。”
贾政现在任职工部员外郎,虽然只是从五品,但在工部,也算是中层领导了,薛蟠说的这事儿,正好在他的管辖范畴,薛蟠此请,也算公私两便。
贾政便笑着说道,“既然如此,我便让人去部里禀报一声,跟你走一遭。”
然后,贾政坐轿,薛蟠骑马,向西而去。
不一时,轿子落下,贾政等薛蟠代他掀开轿帘,探身出来,左右一看,不禁奇怪问道,“文龙,不是要出城去嘛,怎么回府来了?”
薛蟠笑道,“厂子那边如今正在边建设边开工,乱糟糟的,所用之人,又多是灾民,不知礼数,怕冲撞了姨丈,我已经命人把厂子生产出来的产品,运送过来,姨丈在府中视察也是一样。”
贾政失笑道,“你呀你,就会这样捣鬼。”
薛蟠陪笑道,“小侄这不是看姨丈在超会上吹了几个时辰的寒风,担心姨丈的身体,就寻个托词,送姨丈回府来歇息调理一下。”
贾政欣慰道,“难为你,能想到这些,宝玉、环儿将来若是能有文龙三分,就是家门万幸了。”
薛蟠却不想对贾宝玉、贾环品头论足。
贾宝玉被老太太贾母、王夫人溺爱得不成样子,又生性疏懒,不喜读书,未来能做个富贵闲人,就是最好的归属。
贾环年纪尚小,本性未显,不过摊上贾政这么个古板严父,生母赵姨娘又是个嘴上没把门儿的丫鬟出身,言传身教,将来长歪的可能,比改邪归正的可能更高。
薛蟠现在自己的前程命运,都才刚被扭转,未来能走到哪一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也不好现在就夸下海口,说出庇护贾宝玉、贾环一生的话来。
且走且看吧。
薛蟠命人炒几个小菜,热一壶酒,与贾政喝酒暖身,吃菜闲谈。
不一时,有小厮进来禀报,薛家商号送货的马车,已经到了府门外。
薛蟠便请贾政稍等,自己出去看着下人卸货搬运。
等下人把货物小心翼翼地搬到贾政内书房院子,贾政才被请出来,只见薛蟠正指挥小厮,小心解绑扎的草绳。
贾政走进,看到小厮们解开草绳,搬出来的货物,只见却是一块一寸见方的透明玻璃。
贾政不禁惊讶出声,凑近来看,见那玻璃倒也不是完全无色,凑到眼前看,还是能看出一些淡淡的绿色,不过透光度已经是贾政前所未见的了。
薛蟠介绍道,“小侄进京之前,便让家人在广州,请了两位擅长西洋制玻璃法门的高明工匠,前些时日抵京,便在城外西山下开厂试制,这是几经实验,才制出来的可用产品。”
红楼之薛霸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