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两朝,对于明算科都比较重视,宋代学术氛围很宽松开明,而且因为战争的缘故需要大量的发明创造,如大文学家沈括,他做《梦溪笔谈》里面写了很多发明创造还有末流的算术天文星座等,如果放在前世那个明代后期或者清朝,会十分被人鄙视,视他为异端。
但是在宋代,正是因为这些大儒都喜欢钻研明算科,才搞出了许多发明,如大宋的神臂弩,还有宋朝的火药,宋朝的火铳,几乎都跟明算科较为重视有关。
就连元朝,也对明算科极为重视,元朝蒙古人考科举考的很随性,考婚丧嫁娶算黄道吉日,或者是考星座,也算是元朝蝎子拉屎独一份,而元朝这种风格让元朝涌现出了许多汉家大儒,测绘北极,做授时历的郭守敬,许衡,还有后面治水的贾鲁,都是文理兼备,但是理科学到极致的大儒。
众人见朱允炆要抬高明算科的地位,便都开始询问明算科的考法。
因为元朝明算科考的五花八门,算黄道吉日,算星座,这些太过于末流,朱允炆交代明算科要以算术为主,主要考赋税收成,土地收成,还有跟经济学相关的数学知识,如,大明国债券发行漕运国债四百万两,一期利率百分之三,但是朝廷只有一百万两本金,问朝廷还需要发行多少三方国债和货币来对冲漕运国债上浮利率?
即,以第三方国债来抵大明漕运国债的债本,保证大明漕运国债不会蹦,又能让大明朝廷的财政赤字负债率在一個合理区间,国家也不用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通货膨胀。
简单来说,债务和发行的货币要有个合理的对冲区间。
这些经济学考题,明经科读四书五经的文科生都瞧不上。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对于现如今的大明来说,有几个懂经济学理论的理科大儒,十分重要。
“原来如此,皇上是想要招一些懂经济的儒生。”
齐泰和暴昭,黄子澄,甚至夏原吉等内阁阁臣都是心中恍然,朱高煦,朱高燧,朱赞仪则是有些懵逼,他们都是武将出身不懂经济理论。
众人当即表示赞同明算科提高权重之事,朱允炆又安排报社的大明报,也要在上边儿宣传算术题目,定期做一些悬赏题,让天下的读书人做题,做出算术题,可以给予一部分奖金。
还有发明创造,也要大力征集。
一个永远保持发明创造奋进之心的民族,才有未来。
文科举之事论述罢了,朱允炆看向朱棣,李景隆和徐辉祖。
“燕王殿下,曹国公,魏国公,武举之事伱们筹备的差不多了,朕就提个要求,武举,要单独给海军水师开一科目,招收海军。”
“哦?”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昏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