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听到他这句话,眸子闪了闪,看向蒋献和王中,吩咐他们都退走远一些,随后对李景隆问道:“曹国公,朕有件事想问问……”
“当年我父皇去西安考察迁都,结果路上遇到了事情,皇爷爷多次发圣旨让他注意护卫安全,回程路上他就感染风寒,最后暴毙。”
朱允炆登基之后,就追封朱标为皇,所以可以称为父皇。
“这其中是否是有人在阻挠迁都?”
朱允炆的话让徐辉祖和李景隆一愣。
朱允炆又道:“洪武十七年,岐阳王生病,我皇爷爷说他是被淮安侯华中毒死的,真的是这样嘛……”
李景隆额头冒汗。
他父亲的死,至今也是个谜团,而太子朱标考察西安身陨,也是疑点重重,但是毫无疑问,一旦迁都,会使许多既得利益集团受损,他们不想迁都……
“朕看了宫中秘闻,洪武十七年,皇爷爷也考虑过迁都,曾经咨询过岐阳王,岐阳王就病倒了,洪武二十五年,派我父皇去考察西安看看迁都事宜,我父皇就身陨,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朱允炆摇摇头,朱元璋在洪武初期多次考虑过迁都,开封,西安,洛阳都曾经是备选,主要就是北方赋税收不上来,而且用南方的赋税养北方,需要有个强大的行政机构坐镇北方,方便转运物资。
“陛下,君不密,则失臣……”
徐辉祖忍不住说道,对于朱允炆这个青年天子,徐辉祖是很有好感的。
朱允炆看向李景隆,见李景隆欲言又止,咧嘴淡笑道:“放心,朕也就是好奇心一时起来了,朕叫你们来,其实是有一桩天大的买卖找你们一起做。”
“朕知道你们很有钱,家里田地银子大把……”
朱允炆这句话刚说出口,李景隆以为朱允炆要对他怎么样,他消息灵通,早就知道楚王和湘王的下场,慌忙道:“陛下,臣愿意捐献财产,为国库渡过难关,臣家产不多,十万两白银还是拿得出来的。”
朱允炆皱眉怒道:“曹国公说什么呢,朕岂是那种讹诈国臣的昏君,我国库无钱,多收赋税就好了,实在不行杀几个贪官污吏,比如吃空饷,用运军粮的漕运船做买卖,霸占卫所田的这种贪官污吏,捉几只硕鼠,就够朝廷国库开支一年呢!”
说着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曹国公乃是国之栋梁,到时候朕就让曹国公亲自执行!”
此言一出,李景隆和徐辉祖对视一眼,皆是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李景隆趁机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
“陛下,臣说错了,其实是二十万两白银!?”
“二十万两!?嚯嚯,朕可是有资料的,去年茶马贸易进马八千多匹,其中三千多匹马漂没,折损白银将近十万两,云南铜矿运送来江南宝泉局铸造钱币,结果中途少了十几艘铜胚,折合铜钱数百万贯,还有茶叶,福建有人一次性以官府的茶票收了五十万斤茶,偷偷卖给了北元蒙古人,通敌叛国,侵吞国财……”
“陛下,臣说错了,是,是五十万两白银!”
李景隆咬了咬牙,他这些年靠着西番茶马贸易没有少赚钱,主要集中在盐巴和茶叶这两项,至于购买军马的漂没,这就更简单了,大明有许多驿站,每年都有大量的驿站站马,在骑乘过程中死了或者被权贵直接带走了,这种就叫做漂没,驿站需要自己补充,而朝廷定额给他们发马。
漂没是不成文的捞钱手段,其他的侵占卫所兵的官田,吃空饷更是司空见惯小儿科。
李景隆有一段时间跟父亲李文忠掌握铸币,铸造铜钱输送给边关卫所,他趁着朱元璋年迈无法管控,偷偷留了许多铜胚,自己私铸了一批铜钱……
其实这样做的大明藩王,权贵很多,多以开国勋贵为主。
以前的李景隆也不这样,在朱元璋抓了几次印刷假币案,牵涉到了权贵之后才算开了眼,等朱元璋老迈,他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五十万两,是他现如今能拿出的所有现银了。
朱允炆很满意地看向徐辉祖。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昏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