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北平,迁都北平”
暂时没有理会朱棣,朱元璋也不停的念叨着。
他在思考着他这一朝的可行性,有了朱棣的列子在,他没有再思考迁都北平的优缺点。
没见史书都认为这是对的吗?不过现在就想迁都的话,太难了。
说不得就会落下个劳民伤财的话柄,毕竟大明才刚来过不久。
只有等几年,等咱几年后大胜归来,等咱带着大把大把的银子归来……。
而朱标也再次陷入沉思,这么看来得话,自家四弟的选择是非常之对的。
不过他还是有些忧虑,毕竟那地方穷啊。
“真的没问题吗?那地方现在还在打仗啊,搬过去了的话,他是如何处理这边的?”
毕竟路途遥远,一个国家的京都差点跑边界上去了
朱标问道,反正他也认为迁都暂时是不可能的。
“打仗归打仗,但是后面不是变成了永乐大帝的封地了嘛,在他们的经营之下,还是不错的”
“至于这边的话,皇帝,妃子都搬走了,只是留着一些太监宫女看家而已”
“不过朝廷的六部在这边依旧有分部,协助处理这边的小事儿”
明成祖朱棣:
“爹,这小子说的不错,儿臣现在就是这样干的”
明太祖朱元璋:
“那不就是一个小朝廷吗?”
明成祖朱棣:
“没办法啊,太远了,不过有儿臣管着,那边不会出事儿的,儿臣还想老了之后去那边养老呢”
朱棣说道,他真是这么想的,等仗打完了,他可能会这么干。
“他是打算以后去养吗?”
朱元璋对陆听寒问道,听了老四的话,他有些好奇,老四真过去养老了?
“这个的话,我也不知道”
“后世有的人说,那毕竟是您立国的地方,所以基本上该有的都还保留着,有可能永乐大帝真是打算养老”
“也有人说,那是他给后世之君留下的退路,如果后世北方有变,可以退回来”
“反正分歧很大,不过永乐大帝也没有机会来这边养老”
陆听寒的说道,他认为可能是朱棣将这里当成行宫了,没事儿可以来避避暑啥的。
“没有机会?啥意思?”
朱元璋问道,难道老四最后死在那边了?
“永乐大帝在最后一次征讨草原的时候,死在了凯旋的路上”
明成祖朱棣:
“咳咳…”
刚在喝茶的他被陆听寒的话呛到了。
死不死在路上他不在乎,至少他是赢了,凯旋了。
“爹,您能不能替我收拾收拾这小子,什么叫死在了路上?那叫驾崩,那叫殡天,那叫仙去了”
这小子说话忒太难听了。
明太祖朱元璋:
“你闭嘴,什么驾崩殡天,死了就是死了,咱也死了咱说啥了吗?”
朱元璋一顿呵斥,朱棣老实的闭上了嘴。
虽然他现在年纪比朱元璋大,但是架不住血脉压制啊。
“他这么做应该想为后世之君留下个退路”
朱元璋再次说道,如果是他的话,他会这么想。
“诶,陛下不愧是陛下”
陆听寒拍马屁道,把老朱哄开心了才能有打赏啊。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有些史学家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上也产生了分歧”
“他们认为大明最后一任君王若是不那么死脑筋的话,按照当时朝臣给出的台阶,顺路下台,退居南京”
“也许大明的历史又会不一样了”
“后世有人认为死社稷就真的是啥都没了,比如周朝的古公,他是周朝人的老祖宗,因为遭受戎狄的骚扰,所以带领族人迁居到岐山”
穿越明初:我和老朱摊牌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