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平原相,有礼了。来人,快赐座。”
“玄德是汉室宗亲,不可怠慢了。正好坐下,刚才我等几人,正说到我爹叫众人来,诛杀宦官一事,一看玄德就知是心存汉室之人,理应合力,以清君侧。”
何晏没有何进那般摆谱,丝毫没一点架子,招呼曹操和刘备落座,又接着夸夸其谈起来了。
虽说正院,都是一方诸候大佬,可副院同样是人才云集。
半炷香过后,坐在刘备身后的楚苏知道了各人的身份,除了主坐的何晏,同来的曹操,坐在角落的是刘备的老乡兼同窗,涿郡太守公孙瓒公孙伯圭。
左边的是号称江东猛虎的孙坚孙文台,此时的孙坚讨黄巾有功,出任别部司马,官职是低微,还没正式编制,顶多算是管印章,拿千石俸禄的小官。
然而,孙坚这猛虎,猛就猛在得到了张温的赏识,当初三公之一的司空张温还是车骑将军时,领兵出征,孙坚替张温立了不少战功,张温同样给了孙坚一个参军的官职。
参军,亦是虚职,拿钱不办事,显露关系人脉的杂号官阶,和别部司马一样,不入流。
右边的,则是西凉董卓董胖子,当曹操等人进了门,董卓的肥脸就更黑了,仇人见面,格外眼红,碍于在大将军府,董卓没发作而已,也不敢发作。
身为良家子,董卓白混了好多年,要不是搭上了屠夫何进,任董卓的铁骑再多,想当中郎将?想屁吃。
除了这几位大佬,还有一些世家子弟,楚苏就没仔细辩认了。
“小将军慎言,此事万万不可,事密则成,大将军这般广而告之,过于招摇,恐怕诛杀宦官尚未举刀,传到天子的耳中,在京师动武,反受其累。还请小将军收回成命,劝大将军打消这个念头。”
刘备、曹操、董卓等人还在沉思,该怎么跟何晏合谋,搞出一条万全之策。
谁知,在何晏身后,一个年轻士子不顾众人,不分场合,居然劝起了何晏。
这是内讧了?
敢情大将军府内,都没统一意见?
然后大将军何进就先把人,叫来了?
坑爹哪。
你当是玩烽火戏诸候么?当小孩子过家家,好玩么?
“平叔,这...?”
曹操和何晏最熟,小声地嘀咕问道。
难道这人,是宦官派来大将军府内的眼线?
那跳反也太早了吧。
属实自爆。
何晏转头一看,面容微微一怒,却没多说一句重话,淡淡地说道:
“此乃我大将军府内,主薄陈琳陈孔璋,写得一手好字,善于起文,府内大小文书,皆出其之手。”
“孔璋,不得无礼。我爹一生行事,何须向他人解释,他说要诛杀宦官,此事就定了。事谋无漏,叫你等进京来,正是用你等之时。难道因为怕走漏风声,就放任宦官当道,为祸朝堂么?”
何晏很无奈,陈琳是有才之人,打骂不得,大将军府里靠何进一人,靠不住,何进除了数钱,连字都不识一斗。
而整个何府,能与何晏在才学上,一试高下的,唯有陈琳一人,偏偏何晏的字,还不如陈琳。
陈琳一听,只好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再多劝。
一介主薄,在坐的哪一个官职,都比陈琳高,况且想杀宦官,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了。
群情难止,群怒待发。
最主要的是陈琳在大将军为官,已经有五年了,深知何晏说得对,何进这人压根不听劝,属于只爱听顺耳的逆言,不听逆耳的忠言。
要是何进从善如流,当初就不会将妹妹送入皇宫,嫁给四十出头的老汉帝了。
楚苏听到陈琳这名字,顿时大震,又是一尊大才,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陈孔璋呀。
陈琳的谋略,不如郭嘉,内政不及荀彧,但陈琳的一支笔、一手字,能将人活活骂死,字字诛心。
一时之间,众人噤声,不敢随意开口了。
开局告诉刘备,我是穿越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