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干过的这个行当俗称“扫煤渣”。
烧过后的煤,并没有完全燃烧,回收后进过一番加工,还可以二次燃烧。
尤其是那些单位和企业的食堂,有不少浪费,用煤不节约,烧过后的煤渣更有回收价值。
这是父亲从部队带回来的经验。
父亲干过三个冬天,去城里扫过煤渣。回收来的煤渣,自己家也用,而大部分卖给了蜊灰窑。
蜊灰窑,也就是烧石灰的窑。农村人造房子,水泥用不起,大多使用石灰。
隔壁的高田村,就有三个生产队的六孔窑,是专门烧石灰的。
父亲那是小试牛刀,小打小闹,本来准备今年大干一场的。
可惜的是,父亲想拉着陈扬一起干,陈扬好面子,没有答应父亲。
县中优秀的高中生,走街串巷的去买煤渣,陈扬实在放不下这个面子。
现在好了,没有师傅领进门,只能盲人摸象瞎干了。
吃晚饭时,陈扬端着饭碗,把爷爷叫到门口商量。
爷爷不吭声。
“爷爷,我会干好的。”
爷爷说,“你肯定能干好,扬。可是,这活累人呢。”
“我不怕累,爷爷,我有的是力气。”
爷爷没有答应,“要不,我去找找我的朋友。他是木匠,十里八乡都有名气。你跟着他学,将来就是手艺人了。”
这下陈扬不吭声了。
爷爷又劝道:“扬,老话说,手艺人饿不死。”
陈扬苦笑道:“三年学艺,两年白干。爷爷,我要是五年不挣钱,咱家会饿死人的。”
爷爷又不说话了。因为大孙子说得对,现在的陈家,陈扬就是顶梁柱。去掉一个陈扬,陈家非喝西北风不可。
“要不……扬,爷爷跟你去。”
陈扬忙说,“别,千万别。爷爷,你不能去。”
爷爷嗯了一声,“你一个人行吗?”
“我试试。”
爷爷笑了笑,“也行,你一个人出去闯闯,先把面子扔了。”
陈扬有点不好意思,出门挣钱,挣的还是走街串巷的钱,真的需要先把面子扔掉。
家里还有二十多块钱,陈扬决定,先拿出十块当本钱。
但是,陈扬还是放不下面子。
所以第二天,陈扬怕被村里人看见,早早的就拉着手拉车出门了。
衣服穿着又破又旧,怕被熟人认出,陈扬还拿出父亲的帽子戴上,帽檐也压得低低的。
到了县城,天已大亮。
父亲曾给陈扬介绍过如何“扫煤渣”。
陈扬先去了县供销社。
县供销社位于县城中心的河埠码头。陈扬以前进去过,依稀记得,县供销社有百十号人,有自己的食堂,还有自己的专用码头。
巧了,陈扬赶到时,县供销社正在卸煤。
三条大木船装满了煤,十多个人正一筐一筐的往岸上抬。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一边吆喝,一边指手画脚,冲着装卸工们训斥。
这男人陈扬认识,知道他是县供销社的主任杨春生。
因为杨春生的女儿杨丽娜,就是陈扬的高中同学。
当然,杨春生可不认识陈扬。
陈扬蹲在手拉车上,琢磨一个接近杨春生的办法。
不一会,陈扬眉头舒展,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乡村之巨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