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一定要多来往!有合作机会一定要找我!能做出那样优秀产品的人一定不简单!”汤米越说越激动,有些上头了。
“额~~~汤米,我该回去帮忙收拾东西了,等我忙完了再去你家拜访你。”见到汤米这么热情,周峰觉得有些尴尬,自己将来从事的项目未必适合他。
“好的好的,我家就在那边啊,你隔壁的隔壁。”汤米热情的说。
好吧,隔壁的隔壁也算邻居。
见丈夫从院子里回来,娄晓娥有些好奇:“刚才那个是谁?你俩怎么聊什么呢?”
“没什么,是一个热心的邻居,用过咱们家的产品,随便聊了几句。”周峰随口答道。
“那他还蛮有钱的!”娄晓娥惊讶的说,自己家售价很贵她是知道的,虽然这两年有推出新产品和降价,但一般人仍然是用不起的。
“是蛮有钱的。”
两人忙了一会儿,就把东西收拾完了,纸箱之类的垃圾打了个包,放到门前垃圾箱里。
之后几天周峰都在熟悉四周的环境,同时也在观察股市的动向。
米国的股市撑不了太久了,最迟到年底就回来一波股灾,好几年也起不来,周峰打算下半年搞一下做空,捞一笔钱。
最近一两年,前世的视窗和水果公司都会先后成立,只不过视窗在西雅图,水果在硅谷。
反正都在西海岸,距离都挺近的,等熟悉了可以多跑几趟,趁早投个资,入个股。
周峰想了想,感觉可以做点事情,让他们主动联系上自己。
那就给报纸写个文章吧。
先从硬件写起,周峰把计算机的整体架构写了一下,他根据图灵的理论把个人电脑硬件按照现代的架构拆分成几个部分,主体分为:电源、主板、处理器(CPU)、运行内存、硬盘储存、显示器等,配件分为:键盘、鼠标等,最后他还加上了网络端口,畅想了一下未来多台电脑联网通信的场景。
然后他又提出了图形化操作系统的概念,以及操作系统应该具备的怎么样的基本功能。
历史上真正的个人PC是IBM在1981年发明的,距离现在也没几年了,自己现在提出来时机刚刚好,至少能推进一下原先的发展进程。
花了一个星期,周峰把文章写了出来,然后又修改了几稿,投递给了几个比较著名的报纸,像旧金山和西雅图更是重点照顾。
很快周峰就收到了报社编辑的回信,在信中编辑非常诚恳的感谢MR.ZHOW的投稿,声称这份稿件主编非常感兴趣,但由于过于专业,他们会请专业的人士评估过后再做刊登。
过了一个星期,几份报纸基本上都先后刊登了周峰的文章,后面还附上了斯坦福大学某个教授的评价,对方认为周峰的文章在不久的将来非常具备可实现性,所有的科技公司都应该关注并致力于实现文章中描述的内容。
不久后周峰也收到了几个报纸发出的稿费,同时还有计算机协会的邀请函,这家成立于1947年的计算机专业组织,在信中邀请自己前去讲课交流。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干好了能够极大的扩展自己名声,方便以后做各种投资。
计算机协会的总部现在在纽约,周峰只能苦中作乐,只当是出差了。
不出所料,刚到协会,周峰就被拉到会场里做了讲座,在宣传了自己的理念之后,行业内的专家们开始问东问西起来。
对此周峰是早有准备的,一些寻常的问题根本难不倒他,毕竟这玩意儿后世他亲眼见过用过玩过。
也有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但这次只是一个打着讲座名义的研讨会,就算周峰回答不上来也会有其他人来参与讨论,只要肯花时间,也能搞出来一个结果。
四合院我的系统不做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