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往往会在你落难的时候便能够迅速看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谁又是冷漠的路人?
彭玉婷和自己的嫂嫂哭的梨花带雨,不为啥!!纯粹是因为自己哥哥被杀以后,自己和嫂嫂以及小外甥便没有了经济来源,家中唯一的顶梁柱没了,也意味着这个家快散了。
古代的女子,基本上是无法单独养活自己的。但是在宋朝之前却是可以。
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古代一直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女人都靠男人养。其实这是错误的。
从夏商朝代开始的封建社会时期,大部分时候,女人的地位都是低于男人,不能抛头露面、任职当官,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女人们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并不代表她们完全真的靠丈夫养活。
其实古代女子自从嫁人之后大部分都是经济独立的,这经济独立的来源就在于她们的嫁妆上,对于平民女子来说,则和现代女人一样,靠自己的双手实现经济独立。
嫁妆自古以来都是缔结婚姻中备受关注的一项,在古代尤甚。古代的嫁妆是有玄机的,是有“活物”的。
古代女人的嫁妆是女子娘家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越丰厚就代表女子的娘家地位和财富越高,嫁妆的多少也奠定了女子在婆家的地位,如果嫁妆与娘家的地位不匹配会被婆家看不起。
嫁妆除了代表着娘家的面子,增添女子嫁人之后在婆家的底气之外,其实它还有一个非常实在的作用,那就是保证女子嫁人之后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独立。
所谓的中高阶层即商贾大家、勋爵权贵、书香门第、皇宫贵族等社会中高层家庭,这些家庭给出的嫁妆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红楼梦》里,王熙凤出自京城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是金陵护官符第三名、县伯王公的长房孙女,王家属于勋爵权贵。她的嫁妆有多少呢?
书里并没有直白写出来,但是在馒头庵里凤姐曾经对静虚说过这么一句话:“这三千银子,不过是打发小厮做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便是三万两,我此刻还拿得出来。”
由此可见王熙凤手里起码有三万两银子。然而这三万两银子并不是单指实实在在的银子,还有别的。
古代嫁妆除了金银首饰、妆奁、家具、书画之外,还有田产、房产或者店铺。
固伦和硕公主出嫁时的嫁妆其中就有这些东西:田地50顷,铺子八间,宅子三进的4套、五进的2套,庄子6个:温泉庄子2个、房山庄子1个、通州庄子1个、保定庄子2个。
相较于金银首饰、家具等“死物”,田产或者房产、店铺之类的就是“活物”,是能生钱的营生。拥有这些,只要经营得当,就代表着源源不断的收入。
由此可知,在古代处于社会中高阶层的女子,她们的嫁妆中多多少少都有“活物”,能让她们在嫁人后有稳定的收入。
古代嫁妆是女子的私人财产,婆家或者丈夫是无权干涉或者使用的。所以她们并非完全依靠丈夫养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独立,至少养活自己肯定没问题。
对于经济基础普普通通的平民来说,家中女子出嫁,陪嫁嫁妆中有房产或者田产、店铺之类的不大容易实现。平民女子是不是就真的完全靠丈夫养活呢?答案是否定的。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能抛头露面这样的礼仪并不适用于平民百姓的女子。
古训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说得正是这个,把女孩子养在深闺这样苛刻的礼仪只是对有钱人来说的,对平民百姓没有这么苛刻的要求,他们根本做不到。
因此平民百姓的女子自小也是要干活的,出嫁之后也基本上是跟着丈夫一起用双手养活一个家。
有一个词可以看出来大部分平民女子都是怎么生活的:男耕女织。男子外出耕种,女子则在家织布纺纱。还有一些则跟随做小生意的丈夫一起经营小店、摊位之类的。
大明提刑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