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们现在的公务员,工资虽然低,但加上额外的补贴整体工资也是很可观的。公务员工资那么低,为什么还有人抢着干,不就是为了福利待遇好嘛!
雍正采用的薪资政策和公务员大同小异。同样下发了火耗充公的制度,制定统一的收取标准,就不会出现将这笔钱纳入自己手中的情况了。
当时知县的一年是银子有45两加45斛大米。单看正常薪资确实不多,但是养廉银最高能达到2259两。
正常薪资加上补贴待遇清朝知县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不用贪不用抢,光靠自己的工资让一家人活的滋润是绰绰有余的。
除了这些钱之外,还有底下人送钱。知县尽管官小,但还是有很多人巴结。逢年过节送点礼品和银子,遇点事再让知县通融通融,知县的额外收入说不准比养廉银都多。
清知县,再怎么清廉也不会到贫穷的地步。为朝廷做事,为百姓办事,怎么可能会过得比平常百姓还差呢!不过知县的收入多,支出也不少,除了日常开支外,还要给别人发工资呢!
知县的开支,更是多如繁杂。
清朝官员可没有什么报销政策,除了正常的知县、县丞、典吏、主簿有工资外,其他人员的工资都是由知县承担的。
知县的收入有一部分都花在给下属开工资上了。每个知县身边都会跟着一名“诸葛亮”出谋划策,自己请来的师爷自然要高薪对待。
衙役、车夫、幕僚、修葺衙门,这些钱都是由知县承担的。知县不仅要给下属开工资,还要给上级领导送礼。
要想在位子上待的舒服长久,就得学会人情世故。迎来送往的风气自古以来就有了,你要是不接受,恐怕要被人孤立了。
都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很多人都想做一支遗世独立的莲花,但是在大片的淤泥荷塘中,如何才能真正做过船过水无痕呢!
而这种情况是在清朝。明朝的县令,工资只会更低。并且明朝是没有什么养廉银可以说的。
大明提刑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