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竟然有这般野心,朱见深与沐琮对视一眼,“陛下圣明。”
朱见济对沐琮道:“你这一系世守云南,于国有大功劳,只是前代黔国公英年早逝,这个位置已经为你族兄所据,等你成年之后还有一番瓜葛。与其当一个混吃等死的二代,不如自己开创一番功绩出来。你若是能够在海外站稳脚跟,朕如何会吝啬一个国公之位。”
沐琮听得眼睛都发出光芒来。
“告诉在京城是那些个二代,往北打,朕一分钱都没有,一个兵都不会出,他们给我趁早死了这份心。大明的出路在南方,让他们准备好,给我往南洋西洋发展,缺人朕给人,缺船朕给他们船。若是无有功勋,可不要觉得自家这爵位一定能够传承下去。”
沐琮听着心头一凛,道:“我知道了,一定吩咐下去,让勋贵们好生准备。”
“你二人这几日便在京城内转一转,多多招揽一些人手。沂王你到时候挑几个看得上眼的带到南边去给你打打下手。若是国公之家,需出千人;侯伯之家,依次递减,若是带不出人来,就不要带他们去南边挣取功劳。”
朱见深突然明白朱见济交给他了一份多么沉重的负担,满口答应下来。
只是一边的沐琮却犯了难:“这,便是国公之家,底下也都是国家正兵,哪里来的私兵千人。”
“最近不是裁兵吗?总有一些人种不了田的,这不是现成的部曲吗?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朕教,错过眼下这个时机,日后你们若是私自招揽人马,朕可不会轻饶。”
土木堡之变后,大量百姓进入军队,光是京城就有五十万的常备大军。如今十年过去,大多老迈不堪用,也是时候淘汰了。只不过,朱见济没有足够的屯田给他们耕种,都是一群不稳定分子。所以只能够选择向海外转移矛盾。
到最后,朱见济还是活成了自己最为讨厌的模样。对内改革无以为继,只能够转移矛盾。
但是有一说一,阻力是真的小,兼顾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信且看沐琮的神情就知道了。
景泰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