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高考如果统计大专的话,是九成以上的录取率,本科录取率平均后则是一半的样子,不同省份差别巨大。十分之一不到的录取率,大概是211以上学校录取率。
王伦此番被黜免,若是再往深层次扒,还可以解释为财政困难,朝廷主动调控。个人的努力很重要,但若是时机不对,国家大幅削减编制人员,其实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有人进编制后正好遇上调薪,有人进编制后反而要与百姓同甘共苦,主动降薪,下调福利,这找谁说理去。谁给你理,谁理你!
最后,说说这案子的结果吧。王文主动为儿子王伦上书后,朱祁钰让礼部,翰林院和科道等官再审其答卷,结果自然是通过了。王伦得以参与之后的考试,也就是参与殿试,而众所周知殿试是不黜免考生的,所以相当于给王文一个面子,放王伦一马。那陈瑛也是一样。
但是这事并没有以皇帝高高举起轻轻放过而这样直接结束。六科给事中,再强调一遍,六科给事中而不是单独一科,几乎所有的科道官联名弹劾王文与陈循二人“只为私谋,罔顾国体”,要“问循等如律,不然放归乡里,别选文学公正大臣”。
朱祁钰由此改变心意,或者说这一切都是在他操控之下。先是废黜王伦与陈瑛的贡士身份,敲打王文与陈循二人,不要以自身地位凌迫科举。但是另一方面,并未听从科道官之言,放王文与陈循二人还乡里,而是继续留任,以观日后,符合他一贯的态度。
朱祁钰并没有满足所有人的利益,事实上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只能够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其他落选考生的利益。王伦为重臣之子,就能够重新审查试卷,直接进入殿试,对于其他考生何其不公平。要黜免,就尽数黜免,容不得半点恩情!
不患寡而患不均!
景泰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