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宫,朱见深称谢一句就带着万贞儿去寝宫,满脸的喜悦难以抑制,对于朱见深而言,这种感情该是倾向于恋母情结。
不过,不管朱见深心里是如何想的,反正他越是宠爱此女朱见济越是欢喜,最好一辈子流连于女儿乡,不要再沾染半点权力,省得日后兄弟相争。
正思索时,沐琮自转角阴影处出现,吓了朱见济一跳,“你走路怎么没声的?”
“太子哥,你回来了,上皇想来已经启程南下了?”
上皇朱祁镇南行,沐琮并没有送行。他也不敢去送行,沐琮若是敢去送行,朱见济就敢把他踢出太子党。
“不错。”朱见济答道。
“上皇南行去镇抚南京,朝野称颂。若是太子哥能够常去拜见天子,则日后可高枕无忧矣。”
朱见济浅笑,甚至是苦笑。在外人眼中,天家父慈子孝,可谓是千家楷模,万家典范。但是自家人的事情自家人知道,往日的局面怕是永远回不去了。
无论如何,朱见济挟舆论逼迫朱祁钰妥协这件事都是在挑战朱祁钰的权威,算是犯了大忌,势必要受到反噬。只是不知道朱祁钰会怎样做。
这一点沐琮不会不知道,现在这么说只是暗示朱见济收手,不要再折腾了,要竭力维护父子之情。若是失去圣眷,所谓太子之位一文不值,朱祁钰随时都能够废黜了。
事实上,不用沐琮教,朱见济自己也是心知肚明,他做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朱祁钰命不久矣,为自己继位而造势。但凡朱祁钰的寿命久一些,朱见济绝不至于如此鲁莽。只是这些不足为外人倒也。
“本宫知晓了,”朱见济说到一半,道:“说起来,不日便是冬至,你可有什么点子挽回圣眷的?”
沐琮本不过是随口一说,突然被朱见济这么一问,有些迟疑起来,犹豫许久才道:“近闻宫中神威大将军老疾将死,陛下甚痛惜之。我家同西域番邦往来,新得一对猛狮,不若由太子哥转送与陛下。”
朱见济摇了摇头,“父皇正愁没有借口教训我呢?朝中上下不知道多少言官盯着本宫一举一动,若是送此物,怕是要被骂个狗血淋头。”
沐琮又沉思开来,朱见济提点道:“此等玩好之物,皆不必考虑了。须是花钱少,又能够体现孝心之物。”
“既然是这般,以太子哥与陛下的关系,怕是难办。”
朱见济为之皱眉,虽然知道沐琮说的是实话,但是未免过于直白了一些,搞得他两父子像是不死不休的仇人一样。
沐琮又道:“太子哥不管送什么,陛下只怕是都会挑刺,与其如此,倒不如不送或者送别人。”
朱见济看向沐琮,眼神发生些许变化,道:“你的意思是——吴太后?”吴太后,朱祁钰的生母,朱见济的奶奶。
沐琮点头道:“太后好佛,殿下可亲自书写一部《金刚经》为太后祈福。”
“两宫太后,皆要写吗?”还有一个孙太后,也就是朱祁镇的母亲,人家名义上才是而今的后宫之主。朱祁钰四时节日都要拜见两宫太后。
“自然,不然吴太后怕是也不敢收下。一道一佛,太子哥不可偏废。”
“那送孙太后什么道经为好?”
“这,只怕太子哥心中已有所属了吧!”
朱见济白了他一眼,装什么糊涂,索性将话挑开了说,“唐玄宗时,以《金刚经》《道德经》为佛道两家至高经典,能够与《金刚经》媲美的,唯有《道德经》而已。只是玄宗仍立《孝经》为儒教至高经典,金刚道德二经既写,这《孝经》只怕也少不了。你是想要本宫送这《孝经》给父皇吗?”
沐琮的小心思被看破也不继续掩饰,直言道:“是呀,若是当日太子哥送两宫太后道德金刚二经,陛下势必来问《孝经》何在。殿下到时候若是能够将此《孝经》奉上,陛下势必欢喜,父子欢好,群臣称颂。”
“呵呵,”连方案都设计好了,朱见济冷笑两声,“只怕到时候被斥责为虚伪做作,心机太重。”
景泰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