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们喊打喊杀,文官们不甘示弱,纷纷斥责哈只悖逆犯上,同样支持北伐。局面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这个时候,哈只的面色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不复之前的从容,若是因为自己过于强势,从而引发明朝与瓦剌的战争,也先怕不是要活撕了他。
哈只,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某教名称,在某教中意为朝觐者。换句话说,哈只之所以能够成为知院,是也先需要这样一个人物来吸纳异教徒,扩充自己的实力,换而言之他并不属于瓦剌本部。虽有知院之名,并无知院之实,不属于也先核心决策层。要不然如此危险的任务也先怎么不让自己的兄弟或者儿子来。(以上内容为作者合理推测,哈只真是朝觐者的意思)
哈只没有必要为也先送死,暂时低首也先也不至于杀了他,而若是硬抗,看明朝君臣的架势,分明讨不了好。
哈只俯伏在地,涕泣道:“臣有罪,冒犯天颜,愿请明朝大皇帝饶命!”
见哈只退让,朱祁钰这才开口道:“段爱卿,虏使朝贡,当以礼待,俟彼敢有异谋,临期处置未晚。尔言将家属系狱及领军胜虏又复剌字,是以刑罚加于无罪,淹禁及于平人,非惟不禁人情,抑且有乖国典,难允。”
监管出征士兵的家属,一旦士兵投敌就杀死家属,这个制度是曹操的发明,用当然是有用,给诸葛亮招降带来很大的不方便。但是在边境地区用着不方便,尤其以淮南为甚,淮南也是曹魏统治最为薄弱的地区,压迫地深了就投奔东吴,司马氏篡魏的时候淮南便有三次比较重要的叛乱。此后这项制度得以传承,但是多数是监管出征大将的家属,对于普通士兵的监管有所放松,这也就导致士兵战败被俘后往往另娶妻。
在身上刻字这事,属于唐末五代的遗毒,当时战争频繁,士兵都是拉来的壮丁,为防止他们逃跑,就在脸上刻字。宋代不改此毒,竟然因循之,比如宋代大将狄青脸上就有刻字,《水浒传》里许多被流放的好汉脸上也有刻字。宋代遇天灾则募灾民为兵,归厢军体系,厢军脸上同样刻字,所以难怪宋人看不起当兵的。
朱元璋起家之后,严格户籍制度,如今当兵的都是军户出身,给田给种子,士兵的待遇和宋代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明初军队战斗力较高的重要原因。
朱祁钰以此两点拒绝段振所请,可谓是字字在理,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仁德,顺手又把武将们鼓噪起来的北伐之事给拖延下去。
安抚好段振等一干武人,朱祁钰看向哈只,道:“也先虽桀骜,亦能敬顺朝廷,方今天下一统,当称也先为瓦剌可汗。尔等使臣,车马劳顿,则赐彩币表里有差,以慰其劳。”
哈只抹了抹自己的泪水,“谢明朝大皇帝的恩典,小人铭感五内,永不敢忘。”
什么是顶级强者的拉扯,这就是!能够进入这个殿宇的人物,真的是没有一个简单的。
在一侧目睹了一切的朱见济从内心中感到害怕,若是自己遇上之前满朝文武近乎逼宫的态度,又该如何应对,能够像朱祁钰这样在短时间内想出合乎情理的回答吗?一手拉,一手打,胡萝卜加大棒,朱祁钰玩得那是叫一个称心如意,朝政始终按照朱祁钰的心意在运作。
如果可以,朱见济希望没有人关注到自己,但是很可惜,哈只在起身之后,将目光转向了朱见济。他今日参与正旦朝会,除了试探明朝对也先称大元可汗的态度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观察明朝当今皇太子的情况,之前生了癔症,这些天听说好转了,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是值得一探的。
“瓦剌知院哈只,拜见皇太子殿下,奉主上之命,贡金银器皿并方物,贺殿下病愈。小人此番南下,并携医师二员,医术精湛,道法通天,全活者不可胜数,倘或殿下不适,小人可献医师入宫。”哈只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同时又很恰当地带着那么一丝忧虑,若是常人,只怕真的会被他所迷惑。
坐在朱见济身边的胡濙瞥了哈只一眼,警惕道:“劳使臣忧,殿下安然无恙,宫中御医手段高明,不劳外求!”
景泰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