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都想干嘛干嘛,山上,田地里,小溪小河边,此时都满是欢声笑语,空气里都充满了自由幸福的味道。
说到自由,说真的,大明时期的中国乡村,可以说是中国各朝各代里的之最,而且这个最字之后,没有之一。
因为大明王朝他不但跟中国其他的封建王朝一样,他的政府机构皇权不下县,也就是说他的政府机构,只到县一级,县以下就没有政府机构了。
皇权不下县,所以这县之下的各个乡镇村庄,全部都是实行地方自治的。也就是地方乡镇村庄的管理工作,它是由各个乡镇村庄上的有头有脸的大户,和德高望重的宗族长老,帮着官府管理。
这种地方自治权是很大的,基本上除了杀人放火那样的恶性刑事案件,其他的事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地方上的头面人物说了算。甚至是人命,有些时候这些村老村正,宗族长老也有权决定。就比如这男女通奸,只要是被当场捉奸在床,铁证如山,那这村老村正,宗族长老,就有权决定是否把狗男女,浸猪笼沉水底去。
至于官府,本着民不举官不究的原则。只要底下乡镇的人,不把事儿告到衙门,那官府就不会插手底下乡镇里的事,一切事情由乡镇自我管理。
除了跟中国各个封建王朝一样,皇权不下县,底下村子自己管自己。大明王朝还有个会让现代人感觉,非常奇葩的法令。
大明的这项奇葩法令就是,大明朝廷明文规定,地方官和官府衙役,除了发生大的自然灾害,需要去救灾;以及发生像杀人这样的大案子,需要去现场调查取证;和村里没有按规定完成赋税徭役任务,需要去催讨这类必须去村里处理的事件外。其他时候其他事情,地方官和衙役一律不得去村里。
地方父母官和官府衙役,去自己管辖下的乡村去视察民情、检察工作,这属于违法行为,这项规定奇葩吧?这种规定在我们后世,那就是神经病。可在这大明,他就是铁律。
至于大明为什么会有这么奇葩的规定,这其中的原因吗也不复杂。那就是大明的开国皇帝老朱同志,他农村苦孩子,讨饭和尚出身。
老朱同志他不管是孩童、少年时在村里,还是青年时去大江南北各地讨饭,他见多了那些大老爷、官差下乡时的所作所为。
所以在老朱同志那顶级愤青的认知里,官员和官差下乡,那就是去村里又吃又拿,鱼肉农民的。
于是老朱同志建立大明朝,他自己当上皇帝后,他就立了这么一条规定:大明官员和官差不得下乡去视察民情、检查工作。
想着这条后世人会感觉很奇葩的规定,王德在心里给老朱同志点了个赞。老朱同志好人啊,都发达当上皇帝了,也不忘本,制定国家法令时,还能站在底层农民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着想。
老朱同志的这一点太难得了,试问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里,那些个从社会底层爬起,发达当上皇帝后。还能站在农民的立场,制定国家政策的平民英雄。除了他朱元璋,还有谁?
可以说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那些个自社会底层奋斗上去的统治者。除了他大明朱元璋,其他的英雄们,他们黄袍加身后,也就全部忘本了。
这些忘本的平民皇帝们,他们在公开场合,每每都会虚伪的嘴上帮农民说话,而在实际行动中,他们却把农民当做猪牛牲畜对待,对农民的压榨那更是敲骨吸髓式的。
他们中最狠的那位,人类有史以来的头号暴君,自他黄袍加身后,那你就算是身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业生产的,江南鱼米之乡,千年的天府之国四川,一年可以三熟的两广。一个农民你想吃饱饭,那你上床睡觉去吧,因为那种可能性,它只存在于梦里。
所以说老朱同志他黄袍加身后,还能不忘本的站在农民立场制定政策,把大明田税定到三十税一这么低,能以国家法令的形式,严禁官府人员去乡下骚忧农民的生产生活。
这种完全屁股坐在农民这边的立场,太难得了!老朱同志那真是打心里,把自己当作农民儿子,而不是把这话仅当做广告词,拿去忽悠农民的。
大明伪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